作者文章归档:张明

张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此前曾在KPMG、AssetManagersGroup等机构担任审计师、PE基金经理等职务。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编委。《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南方经济》、《当代亚太》等期刊匿名审稿人。在《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China& WorldEconom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等媒体上发表财经评论数百篇。

2021年世界经济展望


  问题1新冠疫情使得2020年的世界经济更添变数。人们期待在2021年能出现经济复苏。一些国际机构预测明年发达经济体GDP增速在4%以上,新兴经济体则将增长约6%。相较于2020年可谓V型复苏。临近岁末,人们似乎有更多忧虑,例如一些经济体目前仍然陷入如何使疫情可控的泥潭,新冠疫苗能否大规模供应并在全球可及可负担?以及美国挑起的单边主义做法会否继续发酵并影响全球复苏进程?在两位看来,2021年,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是否可期?会遭遇哪些挑战?

  张明:根据IMF世界经济展望2020年10月的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4%,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2%。如果这一预测是正确的,...

Read more

形势越来越微妙,建议做好3点准备


  这两年,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相同的感受,就是日子好像没有以前好过了。

  我是做宏观经济研究的,在经济大环境这个层面,特别能理解大家的这种感受,因为我们的经济增速确实是处于下行的状态,而且,这种下行状态,早在1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所有人应该都不陌生,但今天回头想一想,当年那场冲击全球的金融风暴给我们的感受有今天这般强烈吗?

  我想并没有。

  当时,政府预料到了这场危机可能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我们实施了4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以及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最终通过大规模的基建与房地产投资稳定了经济增长。

  所以很多人当年不仅没有受到...

Read more

为什么说美股下跌可能尚未结束呢?


   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肺炎疫情下国内外经济金融走势,本次直播课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 肺炎疫情的演进;

  • 全球金融动荡与全球经济增长;

  • 中国经济增长与政府应对举措;

  • 资产价格走势与资产配置策略。

  一、肺炎疫情的演进(数据截止到412日)

  新冠肺炎全球确诊人数与死亡人数持续增长,相比之下,SARS确诊人数要少得多,新冠肺炎死亡率仍低于SARS,但上升很快。

  目前,发生肺炎疫情的国家(地区)已经超过210个,...

Read more

Libra会影响中国版数字货币吗?


  Libra从创设之初就声称将致力于推进普惠金融。这个理由在当今世界似乎很容易产生共鸣。此外,挂钩一篮子主权货币,没有货币政策,遵守各国监管要求,分散化的管理形式,无一不在尽力向各方示好。但是,Libra真能如其所称般普惠和无害么?

  一、发展初期的讨论——对Libra普惠性的质疑

  Libra白皮书描述了当今金融体系的三类问题:手续费繁杂、贷款利息过高、银行账户可得性低。Libra亦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但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存在诸多逻辑疑点。

  首先,Libra服务如何能覆盖没有银行账户的客户?对银行账户可得性低的用户而言,尽管可以通过网络快...

Read more

明年汇率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一定的贬值压力,未来走势将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同时,在当前经济有下行压力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在开盘价制定中的权重。

  明年人民币汇率或有两种走势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明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该如何理解对人民币汇率要有底线思维,底线具体指的是什么?

  张明:短期内利差是影响双边汇率的最重要基本面因素。今年迄今为止,美联储加息了三次,而我国央行进行了四次降准。无论是银行间短期利差,还是债券市场的长期利差都显著收...

Read more

对G20大阪峰会中美贸易谈判的评论


  在6月29日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同意,中美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应该说,这是中美双方在大阪会议上能够达成的最好结果,对短期市场信心的提振无疑是有帮助的。至少在短期内,美方对中方剩下3000亿美元加征关税,且中方进行相应反击的概率已经显著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内迅速激化的可能性也显著下降。

  不过,我们对此也不能太过乐观。一方面,这次会谈的结果仅仅是重启双边经贸谈判,而不是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另一方面,会谈并没有提及之前已经加征关税的做法是否会调整。如此看...

Read more

一线城市房地产变局:新“三位一体”策略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再度恶化,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有观点认为,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可能会再度放松房地产调控,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一二线房地产市场可能重新趋于火爆。

  的确,从历史上来看,每当中国经济增长显著放缓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紧箍咒就会放松,由此带来新的一轮房地产市场繁荣。中国房地产市场每三年一次的短周期,大致就是调控放松与收紧的轮回所致。

  然而,时移世易。经过长达15年的房地产繁荣,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房地产行业与土地财政;第二,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与中国房地产行业紧密绑定到一起;第三,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是加...

Read more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可能反转么?


  2019年3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全年的国际收支数据。2018年延续了2017年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全年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的顺差分别达到491与1306亿美元。从季度数据来看,2018年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出现了有趣的此消彼长型对称性格局:2018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中国的经常账户余额逐季上升,分别为-341、53、233与546亿美元,中国的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余额逐季下降,分别为989、300、140与-123亿美元。2018年四个季度的误差与遗漏项均出现资本净流出,全年累计规模达到1602亿美元,且下半年净流出规模(1104亿美元)显著高于上半...

Read more

2019年全球增速不必过于悲观


   最近,我们与美联储一位高级经济学家就美国经济走向、美国货币政策、美元汇率与美国股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低于3个月国债收益率的水平,这种期限结构倒挂的现象引发了市场的焦虑。然而,短期内对美国经济不必过分悲观。其一,目前美国绝大多数经济数据还是相当不错的,例如失业率与工资增速持续向好,再如消费数据近期也有所好转。美联储认为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仍在2.0%左右,略高于估算的美国经济潜在增速(1.8%上下);其二,对美国经济的焦虑也源自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但随着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重新趋向积极,以及中国经济短期内增速...

Read more

2019年资本市场展望:股市仍将震荡筑底,债市温和牛市可期


  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股市显著下跌、债市两极分化的特点。2017年年底至2018年12月10日,上证综指、中小板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了22%、31%与24%,而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由3.88%下降至3.27%,降幅超过60个基点。然而与此同时,高风险信用债在2018年的违约案例也显著增长,导致信用利差明显放大。比较来看,在2018年,美国资本市场则呈现出股市水平震荡、债市温和下行的格局。2017年年底至2018年12月10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1%,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2%。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40%上升至2.85%。

  公司层面的基本面因素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