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兰武 文
北京东北五环的大望京村村民在去年5月拆迁后,一次性拿到了上百万数百万的补偿款,一般的家庭除了几套安置房,至少还有上百万,而多的达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一年前,这里还是靠出租房屋生活的“瓦片经济”村。现在,村子没了,但村民却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
(北京大望京的村民在被拆迁后建好的公共场所内)
拆迁补偿款让村民过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买房,买车,买股票基金……只要喜欢,买东西都可以不看价了。笔者要讨论的是如果不在北京,这样的村子拆迁又将如何呢?是否也能得到足额的补偿款呢?农民的生活又将如何呢?
拆迁发生在俗称的“天子脚下”,其结果自然是不同。在北京被拆迁的优势有不少。首先,大领导,包括最高层领导的眼皮底下,与拆迁相关的各部门,自然会好好地表现,不能有半点马虎。
其次,被拆迁者的素质较高,来北京的朋友如果坐出租车就会感受到,北京出租司机在全国范围内的司机中,属于最能侃的,其政治觉悟也是最高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北京的被拆迁者的素质是高的。不说别的,就普通话而言就不用说了吧,外地农民来北京上访,投诉自己的土地或者房子被强拆等事宜,方言讲出的时候是很少有人能听懂的。有个福建省浦城县的一个农民反应京台高速路穿过自己的土地,结果补偿不到位,到北京后反映问题,却很难被理解,其问题到如今还没有解决。就像大望京村的村民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标准的京腔说起来头头是道。
第三,被拆迁者不用走上千里的路途,路费等成本自然很少。前些时间有个律师朋友给我说,有个四川农民家的房屋在市区不错的位置,政府为了统一规划,结果是被强行拆迁,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从中国的西南坐火车硬座来到首度北京。为了能得到合理补偿,他来回北京多次,国家信访局、国土局、中央纪委等部门都反映了,至今也是没有解决。
突然想起了老舍先生《茶馆》中话,“下辈子做狗,也要在北京。”此话,说的自然很低三下四,甚至感觉让人怀疑其人品。但是,它足以说明问题。2009年,“唐福珍”们下辈子做如何打算,但愿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因此说,北京东北五环大望京村的拆迁是营运的,因为它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