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竞赛体制 赢得21世纪


  19世纪,在英国率先启动工业化进程后,是西方推动现代化的世纪,是孕育全球化的世纪,也是西方独大的世纪。英国赢得世界尊重,造就了大英“日不落帝国”的神话。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的两极“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垒。这是20世纪的世界大格局。总体而言,从1917年社会主义诞生,到1989年苏联解体,20世纪是全球在意识形态对垒中寻求发展的世纪。在这场对垒与发展中,美国赢得世界尊重,创造了“独霸世界”的神话。

  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这关系21世纪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尽管不少人还在争论价值观的贵贱优劣,尽管美国还在充当全球“教父”,但我以为,21世纪必将是一个更加辉煌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发展竞赛的世纪,是争夺发展霸权的世纪,是在发展竞赛中“胜者为王”的世纪。价值观、信仰、制度、体制以及政党,都要服从发展的需要,一切意识形态的争论最终都要向发展让路。这一点,是制定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前提。

  面向未来,放眼世界,在21世纪,加快科学发展是根本任务。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发展竞赛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在这场竞赛中,谁能够取得最后胜利,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制度设计,在于体制机制。关于民主、价值观的争论肯定将会继续。但终究将向“生产力发展”让路。过去,长期以来,中国发展落后的根本教训就是这个“让路”的步子太慢,延误发展时机。为此,中国必须毫不犹豫,坚持既定路线和策略,加快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竞赛的体制机制,从而在这场世界竞赛中获得全面胜利,赢得全世界的尊严、中国人的尊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迅猛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摒弃意识形态争论,撇开姓资姓社,无论黑猫白猫,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而建造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套卓越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说,过去的30年,在社会主义中国,成功实行了意识形态的争论向发展生产力“让路”的政策转型。这正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政策基石。

  全世界都在发展,慢了不行,就会被动,就会落后,就会挨打。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打造卓越的国家体制,不断提升体制竞争力,增强体制发展优势。各类市场组织都要在全球竞赛中全面获得胜出。只有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才能赢得体制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赢得制度优越性。唯有如此,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15亿炎黄子孙才能赢得世界尊严,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才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