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细则印证调控“南辕北辙”


      海南房地产调控细则一经公布,海南官员高调向媒体宣称:“力挺高房价”。“政府确实不想房价下跌,希望保持价格平稳。”5月14日,海南省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符国瑄对《华夏时报》的记者说了此番话。而在细则中,也能看出范官员的“宽松立场”。

      在海南5月1日出台的贯彻执行实施意见中,多处条款与中央政策相比较为宽松。比如,海南二套及以上房贷首付为40%,低于“新国十一条”的50%;对第三套住房未作明确规范。同一天,上海市政府官员向媒体确认,目前确实在征集意见,筹划房产税新政。有人说,上海紧紧跟随中央,海南则是“国际岛”的基调下,戴着脚铐跳草裙舞。从海南政府公布的各项指标来看,无论是地方GDP还是服务业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活跃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政府认为,即使是严格的打压,在海南“已经够了”!用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林明勇对媒体的话说:“中央调控效果已经产生了效果,海南房地产销量已经下降,已经迎来了冬天,现在没人买,所以也没必要限制购买套数了。”可是北京、上海、深圳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挫,同样没有多少人买,可是政策的力度和深度比海南要严厉得多。

       在从一则土地方面的信息来看,在调控政策下,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反映速度和态度很迥异。早在今年3月30日国土部在当天发布的《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状况分析报告》中就已经警示“2010年,还会有一系列调控政策的跟进,地价上涨幅度或会有所放缓。一线城市居住地价增长将趋于平稳,须防止二、三线城市地价跟风上涨。”果不其然,新政后上海首批住宅用地出让为一年多来首次出现价格下调。在出让的5幅地块中,条件苛刻的新江湾城C4地块以底价成交;松江广富林地块成交价格则相比当地前一轮卖地价格“打了个8折”。

       再看二三线城市土地储备情况。国内标杆的房地产开发商在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储备量已经超过一线城市,其在二三线城市占土地储备比重为81%。绿城为95%,万科超过90%,招商、金地也大多如此。一方面二三线城市刚性需求在压抑也在寻求释放点,另一方面,品牌发展商进驻的区域,必然有严谨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在有利可图且美满丰厚的前提下,品牌地产商才会选择进入,大量拿地。在一定程度上,即使在调控的大背景下,二三线城市土地出让价格仍旧保持上升势头。如在成都拿地的保利,以12亿元拍下了成都领事馆路“地王”。

       从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做出的不同反应,以及市场价格体现出来的不同指标能够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开发商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潮,所出现的土地出让成交价格屡创新高,暗示一线城市高房价难抑难平的“副高压效应”正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推移,隐患已埋。

       2.一线和二三线城市在调控面前的“不同表情”让人怀疑,同样在一个班里,班主任已经发狠话了,可还是有的孩子乖,有的依旧调皮。是区别对待,还是一视同仁、再下狠招。

       3.温总理在今日考察天津的过程中表示,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宽松货币政策和严控房价“两手都硬”对政府管理经济的水平再次进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