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仙球的梦想


密密麻麻的森林中遍地覆盖着小小的黄花和白色的绒球,绒球随风“漂流”,不经意落到任何一块湿地,就会扎根,发芽,顽强的生命力使得它异常的适应任何环境,这就是蒲公英,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草本植物。

经常在春天看到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很多的小朋友都会去拔上几根,用小小的嘴巴一吹,就会看到美丽的“雪片”在眼前流动。可是蒲公英的球是如何形成的,从来也没有注意过。周六,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北园,首先看到蒲公英的一片片小黄花,还有白色的冠状绒球,便对此感起兴趣来,黄色的是蒲公英的花,白色的球应该是蒲公英的种子。可是花是如何形成种子的,却一点也不知道。

带着这种神秘的问题,便在蒲公英的花旁仔细的观察。发现,蒲公英首先是开的小黄花,叶根状,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裂片三角形,这时花茎几乎和叶子等长,不知过多长时间,花就开始向里伸缩,然后黄花下面的绿色苞片伸长,将小黄花慢慢包住,黄花就藏到绿苞片之间,形成一个顶端带着黄绒丝“花蕾”,接下来“花蕾”再次开放,伸开绿色苞片,脱掉黄色花蕊,长出白色绒状“仙球”,仙球连着种子,这样就形成了蒲公英的果子球。

神奇的是花外的绿色苞片再生长出新的苞片,形成新的“花蕾”,然后在开放,形成“仙球”,结出果实,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