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事,于我们何干!


注:本文系下周一报纸之“卷首语”,本周五北京又出地产新政细则,故稍有不准确之处。但思路如此,价格的趋势在投资决策中并非第一位置事情。 

 

每天要接56个电话,询问内容总是黄金该买了吧、基金该抛了吧?我总要先问下您终究想干什么呢?

老赵是很多年之前的客户,现在又辗转找到我,开口果然是房子的事。老赵名下有三套房子:市中心高级公寓一家三口蜗居、二环老房给父母在住、顺义小别墅周末住等退休后再常住。

现而今政府以霹雳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老赵自嘲一不小心变成了被遏制的对象。专家、大师观点转向赛川剧变脸,纷纷说房价即将暴跌,于是老赵动了先把郊区的别墅卖了,等暴跌之后再买回来的念头,毕竟将近500万的房子20%的差价也是100万啊。

我讲既然是终究要买回来养老就不一定要卖。当下房屋买卖中,契税、所得税、营业税及附加、中介费等交易成本至少也有房价10%

而现在别墅的200多万贷款还可享受当年的85折优惠,一旦卖了再买就成了“被限制的第三套”,按银行规律起码1.15倍基准利率,贷款200万期间20年计算的话。20年多支付的利息大约让老赵再次购房总支出多了6%

也就是房价至少要下跌17%,老赵把房子买回来才不亏,这还不算装修、家具的额外支出。当然如果房价下跌超30%40%,老赵可就合适了。当下政策明确首套房首付可23成,如果房价下跌超30%40%很多居民的房子就变成“负资产”,这种可能又有多大呢,况且也不必把自己的盈利设想建立在大多数人的痛苦上吧。

就老赵来说,这套小别墅意味着晚年的田园之乐,把幸福提前卖掉、再买回时要支付约20%的成本,去赌最多也就是10%左右的差价,折腾一大圈冒风险,真的值得吗?

金融市场历来如此,每每消息出炉,大家总是问会涨会跌,其实价格的涨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决策思路。

有些大事儿,于我们何干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