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以退为进


  最近,美国财政部宣布推迟发布半年度主要贸易国汇率政策报告。相比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集体发难的美国国会,美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显得更加务实。然而,这并不能被解读为,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已经获得了主动权。

  事实上,通过各种方式来推动人民币升值,是美国政府与美国国会的共同目标。只不过双方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而已。通过130名国会议员联名要求将中国界定为汇率操纵国,并威胁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这已经让中国人认识到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美国政府暂缓推出汇率报告,是想给中国政府一个台阶。

  毫无疑问,美国政府试图在未来3个月时间内通过各种双边渠道与多边渠道,继续敦促中国政府实施人民币升值。4月份是胡主席赴美参加本月的核安全峰会以及即将召开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5月份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6月份是加拿大G20首脑峰会。考虑到今年10月底美国举行国会中期选举,美国人不会给中国政府太多时间。

  试想,如果在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政府都扛住外部压力而保持人民币盯住美元制度,那么在高失业率与中期选举临近的政治压力推动下,美国政府与国会必将联手行动。第一步是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第二步是通过IMF、WTO等多边渠道向中国政府施压;第三步则是两败俱伤的惩罚性关税。

  因此,中国政府官员们不应该对美国财政部推迟发表报告而额手相庆,认为是中国的影响力使得美国政府不敢轻易采取对抗。美国政府以退为进的做法为中国政府的汇率政策调整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中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将金融危机期间盯住美元的临时性政策尽快正常化。我们预计,在2010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可能回归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每日正负0.5%的波动区间有望进一步放宽。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有望缓慢升值,全年升值幅度为3-5%。

  归根结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弹性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如果说在外部压力高企的情况下,动汇率有屈服于外部压力之嫌。那么在美国政府态度暂时软化之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就可能已经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