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太久以前,一两年前吧,还是学生时代时,和同学们坐而论道,说起通用,我往往会加上一个前缀“产品布局大师”,这种印象来自通用,也更直观的来自上汽通用。因为自己对汽车的主要兴趣点在“产品竞争优势和产品线及品牌战略管理”方面,所以,对通用和上汽通用挺佩服的,觉得他们在这方面比好多同行明显高一个层次,看得高,看得远,看的准。
可是,过犹不及。什么事玩过了火,可能就不是好事了。比如,有的人口才不错,说起事来头头是道,逻辑清晰,自然惹人喜欢,但如果一味的卖弄口才,滔滔不绝,言之无物,可能就有点惹人厌了。
汽车产品线布局及品牌管理同样适用老祖宗总结的“过犹不及”这个真理。我看,现在的有些做法就玩过了头,不是战略管理和品牌经营,简直是在玩魔术、在卖弄管理,手法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粗糙——难道是高手返老还童了吗?品牌完全没有了延续性,没有了长远的考虑,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款车从属于不同的品牌,至于这款车的身世和品牌渊源,则在全球战略的遮蔽下,成了一个忌讳的话题(具体的例子就不列举了,日本、韩国、东南亚、中国、美国走一圈,看一看……唉,真叫一个乱呀)。多品牌管理并没有错,不过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范畴罢了;真正的问题是品牌的历史和产品布局被人为的割裂开了,而且是以品牌管理的名义。
于是,不少对品牌忠诚的消费者面对这眼花缭乱的玩法,开始迷惑起来,这款车是这个品牌吗?真的是这个品牌吗?既然有了这样的疑惑,品牌管理就开始失败了,虽然短期的成功会让人麻痹,但这只是因为疑惑还没有扩散的足够广、其影响还没有发展到足够深,短期的成功只是长期失败的烟幕弹而已——历史证明,失败者往往不会在成功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走向失败,因为烟幕弹会让人短视,让人轻狂,让人发自内心的佩服自己,让人不断的固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沿着眼下的路一直走下去……
这样走下去,早晚有一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到那个时候,失去的不是一款产品,而是一个品牌,甚至是一群品牌,因为,不管对错,今日的所作所为都叫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