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房价将大跌。


    从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后,各个部委的相关配套文件也在紧锣密鼓的中,甚至来久违的房产税、物业税都被重新提及(中国的调控政策仍旧不改非极左即极右之本性)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降温迹象。股市方面,房地产股和银行股双双下跌,带动股市大跌。于是有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将迎来拐点了,更多的购房者开始看空房地产市场,认为一波价格下跌不可避免,更有相当的幸灾乐祸者等待着银行业因此出现危机,中国经济出现混乱。(没有在此轮炒房中赚钱的扭曲心理使然?还是希望借混乱发财?不得而知) 但我个人认为,其实这次的楼市新规的目标是希望房地产市场软着陆,而非打击房地产行业,所以不会带来楼市价格的大幅跳水。

   从理论上讲,人们所担心的银行坏账只有在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房地产价格跳水幅度超过50%,按揭贷款持有人断供,银行处理抵押房产无法收回成本时才会发生。而这种可能,大家用脚趾头也想得到可能性会多高。 

   故而此番房地产新政重点是集中在遏制投机性或者投资性住房需求方面,针对指向性非常明显,例如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停止三套房贷款以及开征物业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投机性购房的现实需求,而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则会遏制投机性购房者对二级市场价格的未来预期。 

    如果仔细研判房地产市场近几年的调控政策就会发现,此次调控没有涉及房地产项目自有资本金比例的调整。而事实上,提高资本金比例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更大。2009年5月,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全线放宽了房地产项目资本金要求,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超预期下调15个百分点,达到20% ,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也降为30%,房地产业成为2009年最大的赢家。曾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措施为房地产行业下半年的投资释放了至少3000亿的资金,以期让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开发此前搁置的空地,增加市场供给,最终平抑房价。只是始料未及的是,房地产业没有按照中央的初衷掀起投资热,而是推动一波“拿地潮”,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2009年下半年地王频现。其结果是房地产企业现金流不足。因此,这个时候,房地产业对房地产项目自有资本金率的提高可能要敏感得多。

     随着4万亿中央刺激政策的实施,中央政府不能不顾及的一个现实是,房地产行业已经紧紧地和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及经济增长绑在了一起。近年来,房地产贷款在各家银行的贷款比例中都在上升,据统计,2009年全行业新增贷款中的20%以上是房地产贷款,50%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如果房价大幅跳水,银行将遭受双重压力。因为除了按揭贷款可能出现坏账外,相当一部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来源是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如果房价大幅跳水,将拉低地价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质量。 

   从中央年初关于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相关论调看出,房地产行业仍旧被视为2010年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因此短期内国家绝不会大规模减少房地产业投资,更不愿意看到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这些因素都说明,房价的大幅跳水可能性极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