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虽然不少媒体名人都在赶场为消费者张目,我没机会赶场,只能趁着吃午饭的空档听听乙方的315故事。我昨听到的两个“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故事是这样的,今天先讲第一个故事。
故事一的主角是一个归国留学人员,由于在归国后的某段时期享受购置税优惠,因此他就在免税期结束前选择购买某品牌车型,但他购车时恰好某车型紧缺,该留学人员颇有背景,最终让厂商千里调货满足他提前提车的需要,但等到厂商把车调来了,该车主又迟迟不去提车。等到他去提车的时候就出问题了——他买的这辆车车身有毫米级划痕,考虑到这车是被裸着开了上千公里运来的,所以出现飞沙的划痕倒也常见,卖车的错就错在没有在交车前检查中发现这种小划痕,结果被留学生慧眼识拙。卖车者提出抛光,对方当然不同意,于是卖车者就更换了那块有划痕的外饰件。但在交车的时候,留学生又发现一处毫米级的划痕,卖车者本打算再“故伎重演”——换外饰件,但这个时候留学生急了——这种车怎么能买呢?不要了,退车!但和一般人退车不同,他是归国留学人员,国家的购置税补贴是有期限的,他退车之后就没法享受购置税优惠了,因此,他要求该卖车者不仅要退车,还要弥补他因此无法享受的购置税优惠,同时,他为这次事情花费的交通律师甚至精神损失都要一并赔偿。
其实这位老兄能说服经销商因为毫米级划痕就给你换外饰件这就说明其公关能力很牛X了,现在他还能说服厂商还要退车,所以,所谓甲方维权难也看背景,这位老兄每次去验车都带领一众媒体同行,在这个阵势下,卖车的也没辙,最终提出退车并赔偿购置税优惠的差价。但这位老兄要的是精神赔偿,所以,这个故事还没有下文,因为这个精神损失如何界定还比较让卖车的头痛。所以,别被315忽悠了,并不是说甲方都很弱,但凡甲方有背景,做乙方也有维权难的时候,尤其是对方有媒体撑腰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关键看你遇到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