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8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当必须有损失的时候,就应当求取尽量小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战国后期,赵国北部边境不宁,赵王派大将李牧镇守门户雁门。李牧上任后,日日杀牛宰羊,犒赏将士,只许坚壁自守,不许与敌交锋。匈奴摸不清底细,也不敢贸然进犯。李牧加紧训练部队,养精蓄锐。几年后,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公元前250年,李牧准备出击匈奴,他派少数士兵保护边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见状,派出小股骑兵前去掠夺,李牧的士兵与敌骑交手,假装败退,丢下些人和牲畜。匈奴人占得便宜,得胜而归。几次之后,匈奴单于认为李牧不敢出城征战,原来是不堪一击的胆小之徒。于是亲率大军直逼雁门。李牧料骄兵之计已经奏效,于是严阵以待,兵分三路,给匈奴单于准备了一个大口袋。匈奴军轻敌冒进,被李牧分割几处,逐个围歼。单于兵败,落荒而逃。
李牧在战争中所使用的计策很多,其中养敌骄兵一环,可以理解成李代桃僵。用了一些小损失,换取了后来的大胜。在李牧的这个战斗中,我们发现李牧的战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不冒进,初上任,只守不攻,在这个时间段内,他积蓄力量。有了精兵,他不强攻。他设计圈套让自己的部队处于有利位置。处于有利地位后,他不全面杀敌,而是分敌,逐个歼灭。最后的结局是单于落荒而逃。有朋友会说,其实杀掉单于可能会更好。我觉得不是。《战争论》中那句话我记得清楚,决战,不是为了歼灭敌人,而是为了打击敌人的士气。在《麦田》一片中,秦兵不杀赵国小孩,让赵国小孩一路喊着口号回家,让他们把惧秦的心理完全的植入心底和扩散。这一招数,实在是深得战争心法。
李代桃僵,在交易中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就我而言,我是接受市场的混沌的。这就意味着,市场上没有100%的成功率。因为同样的图形,同样的环境,后续发展都不会完全一样。简单说,我们做的是一个概率游戏。那么,接受亏损就在这个游戏的范畴内。问题在于,我们要用小亏,等待使我们大盈的机会,而后抓住这个机会,得到一个使资金向上发展的结果。所以,资金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在交易的时候是否能让交易的李代桃僵之计或者说这个战略成功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