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三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预示着世人瞩目的2010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已经拉开。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全国两会通过网络征求建言、征询提案的代表委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利用主流网站作为平台参政议异常热烈:不少专家、学者、网友正在积极建言献策。一个热烈、多彩、多样的两会网络参政议政的氛围正在把数以万计世界人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国--中国的两会、中国人自己的事上。
网络参政议政的开展,凸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我国政府对民声、民意的重视。网络参政议政模式,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正在走向一个民众的广泛参与性、社会的广泛关注性、诉求渠道的更加开放性、建言献策的更加全民性、社会监督的更加透明性的民主政治文明的新时代--
中国网两会特约观察稿之四 2010年
发挥网络平台作用
让网络参政议政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的新时尚
艾君/文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预示着世人瞩目的2010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已经拉开。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全国两会通过网络征求建言、征询提案的代表委员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利用主流网站作为平台参政议异常热烈:两会代表开博客收集民意,两会记者用博客反映民情,专家学者写博客发表见解,普通网民发挥论坛博客作用诉说心声、建议,等等。这充分说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充分说明网络已成为社会公众进行直观、便捷、互动、顺畅地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 参政议政是我们每个社会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我国政府历来支持和倡导公民利用各种形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业群策群力,建言献策。进入网络时代后,我国政府积极倡导、引导网络参政议政工作的健康开展,广大网民自觉地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作用走进了网络参政议政行列中。这些都体现出我国政府以人为本和开放性思维,以及对民声、民意的重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正在走向一个民众的广泛参与性、社会的广泛关注性、诉求渠道的更加开放性、建言献策的更加全民性、社会监督的更加透明性的文明新时代。公民通过网络广泛地参政议政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民智,反映民情民意,有利于便利、快速、全面收集建言,优化提案丰富议案,这对我国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何谓网络参政议政呢?艾君认为,网络参政议政是伴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在中国民主政治、文明政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形民主形式。它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公民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向政策研究者或政府机关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建言献策或进行讨论,提供给决策者或政府机关作参考;二是决策者或国家机关将调研报告、出台政策法规案等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征求公民意见和建议,以利于修正完善,做出科学的、民主的决策。 近几年来,网络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引起政府、政治家以及普通民众的注目,网络正在产生着对政治文化传播的强势影响力。网络这种新的大众传媒在传递政治信息中的中枢作用,不仅能够向政治系统输送强大的社会动力,也可以为政治决策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更可以调动社会成员注意力集中于国家发展大业上。利用发挥好网络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使政治事务公开化、透明化。网络的强劲互动性也为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提供了经济快捷的渠道。通过网络,公民能最贴近地了解到政府的工作过程,使政策的制定、决策和执行过程透明化、科学化。网络更能使公民与政府官员的对话更加直接、顺畅、通达、互动,让政府与公众达到了平等交流的机会。 据资料显示,如今我国网民已达到近4亿人,目前有网络论坛130多万个、博客2亿多个,网民每天发布的博文超过400万篇,各类论坛每天新帖文无计其数。国务院新闻办曾公开表示,言论发达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鲜明特色,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言论空间。 我国公民通过网络发表建议和意见,正是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这是一种参政议政便捷方式。借助互联网问政,正是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表现。正如国务院新闻办所表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民众自由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是十分重要的话语平台。” 眼下,我国公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热情极其高涨。无论从中央政府还是到地方政府,对网络参政议政给予了包容、理性、乐观的态度,并积极倡导。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亲切交谈时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开启了网络问政的元年。2009年以及今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两次亲临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畅所欲言。温总理曾说,“我从人民网等网站上几十万条网友留言里感受到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他还说,“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 这些真情的话语,是对社会民众广泛参与网络参政议政的认可和肯定。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上海市市长韩正、陕西省省长袁纯清等众多省部级以上领导都曾亲临网站与网民平等、互动的交流,通过网络集纳民意、民智。 网民通过互联网参政议政,政府机构领导通过网络与公众交流,促进了上下互动机制的形成,增强了社会凝聚力,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也让我们看到,网络这种新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媒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网络问政、参政议政新的载体和平台。 回顾去年全国两会亮点也不难发现,网络参政议政已成为媒体公认的热点和亮点之一。会议期间“讲究民主体现和谐团结,注重内容彰现求真务实,建言献策代表民声民意,畅所欲言反映民生所求”。网民们围绕着如何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参与热烈。两会期间,无论是中央级新闻网站、部委新闻网站,还是地方网站、综合性商业网站,都对“两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开设了相关的专题。几家大型新闻网站,发挥自身优势,“两会板块”形式多样,有现场视频、文字直播,也有能够起到互动交流作用的“网友”板块,提供了两会博客、论坛等平台。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等中央级新闻网站,以及网易、新浪、搜狐等大型综合性商业网站除了程序报道外也注重将两会的提案议案及时反映在互联网上,网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力地促进了两会工作的求真务实。除此之外,许多大型网站还发挥博客的功能,利用博客开设“博客谈两会”。从不同角度,为解剖两会热点、学习两会相关报告、分析提案议案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也起到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相容一体的作用。 网络的便捷、迅速、直观、互动、监督以及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为两会增加了更加靓丽的一道传播风景,为网络参政议政积累了许多可以弘扬的宝贵经验。 据清华大学全国两会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几大网站新闻频道日均流量突破1.7亿、日均独立用户数超过1800万,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33%和22%,网民选择通过网络媒体关注“两会”的比例高达94.5%。网络的互动性使其成为人们参政议政和监督政府的重要渠道。 网络参政议政的兴起和开展,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和文明的进步,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创举,体现了一种现代民主政治的新方式,体现了民主监督的广泛性,体现了以人为本追求现代文明的网络政治。 网络的广泛民众参与性、公开透明性、意见反馈的直观性等特点都彰显着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问政的出现表明,问政已经不再是属于小众政治的时尚,而成为公民社会的民主常态。可以形象地说说,两会期间,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所有网民人人都可成为一个特殊的列席“委员代表”参与其中。 今天3点,2010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已经拉开,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等著名新闻网站的“两会”专题已早早上线。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网上开博征求网友建议;不少专家、学者、网友正在积极建言献策。一个热烈、多彩、多样的两会网络参政议政的氛围正在把数以万计世界人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国--中国的两会、中国人自己的事上。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让我们以正义、文明、道德为准则,充分发挥好网络平台的作用,珍视网络民主对社会进步意义,用我们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到网络参政议政的行列中,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广开言路,广开才路,让网络参政议政成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的新风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一份力量吧!(艾君/文2010年3月3日草于北京天为堂,本文系2010年中国网两会特约稿) 2009年两会博谈回顾 盘点今年两会看点不少亮点也多 2009-03-13 15:34 书写和谐政治的新篇章 2009-03-12 13:54 郁钧剑委员有话说(1):“废除简体字提案有点过头” 2009-03-12 00:18 政协成为文体明星璀璨的原因 2009-03-11 23:12 “文化惠民”关键要惠及到民 2009-03-10 06:44 让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更加凸现 2009-03-08 16:09 与倪萍委员探讨“山寨文化”时代意义 2009-03-06 22:08 温总理报告,“一条主线”贯穿“两个点” 2009-03-06 06:21 实行“四天半工作制”的建议不合时宜 2009-03-05 06:58 政协捐60亿,带给我们的启示 2009-03-04 12:18 四万亿,非天文数字更需用在刀刃上 2009-03-03 21:35 析去年两会亮点观今年两会看点 2009-02-28 16:25 不寻常的1979与2009 2009-02-27 15:43 “艾君博侃两会”话题发博词 2009-02-27 15:42 2010年两会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