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故事:最穷的地方在广东
陈绪国
虽说已是三春时节,却是乍暖还寒。广东这个亚热带的好地方,温暖的阳光却难以照耀在老、少、边、穷的角落。毫无疑问,什么“春天的故事”的靡靡之音,什么歌舞升平的划圈,那对于穷人来说,无异于极大的讽刺,简直是噪声污染。
一些官员们对于广东情有独钟,最喜欢到广东来划圈。一个老官人退休以后无所事事,于82年春节期间和92年春节期间到广东划了圈。每划一次圈,全国的各种媒体就进行新闻轰炸,炒作个不停。后来,有好事者写了“春天的故事”,一下子将广东吹捧到天上去了。
近日,在广东,也有一位老人在广东划了一个圈。不过,划圈的主体、客体和指导思想有所不同。他不是退居二线和离休的老人,而是在职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他不是专门到最富裕的地方去转悠长脸,而是到最贫穷落后的地方去实地考察;他不是为了高唱改革开放的赞歌而作秀表演,而是为了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困难而有的放矢。
这位老人,他就是汪洋同志—一个敢于说真话、办实事的领导同志。他说:“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最穷的地方还在广东,这是广东之耻,是先富地区之耻。”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语,是
据报道,全省3409个贫困村,已有3386个帮扶单位定点对接,占99.3%。至于帮扶到什么程度,外界不到而知。汪洋对于下一步扶贫工作提出四点意见。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把把扶贫开发与培养煅炼干部和改善社会风气结合起来;二要进一步加大东西北各市自身对口帮扶的工作力度,把自力更生和外部支援有机结合起来;三要总结推广“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先进经验,把表彰先进与督促后进有机结合起来;四要加强领导,坚决打好缩小贫富差距这场硬仗。(广州日报
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讲话指示,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里话,特别是说到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心坎儿上去了!如今穷困群众总是吃不饱、穿不暖、住不香、睡不甜、活不爽、干不富,一肚子的烦忧,你总是在那里高唱“春天的故事”,你烦人不烦人?你唬不唬人?你气不气人?你整不整人?你逼人不逼人?共产党历来倡导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这三大作风是决不能丢掉的。谁个丢掉这种优良传统作风,人家当面不骂你,背后会将你骂个不停。
“最穷的地方在广东!”,是对于哗众取宠的当权者的当头棒喝,是全面反对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动员令,是为贫困地区讨一公道的好主意,也是对于“无耻之尤”的官员的一个严重警告!人家老百姓还在家里揭不开锅、看不起病、住不起房、读不起书、养不起老小,你还在那里胡吹海吹“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你还在那里胡吹海吹“鸡的屁”(GDP)翘得有多高,你还在那里胡吹海吹政绩工程有多美,你还在那里胡吹海吹老百姓有多幸福、有多富裕、有多潇洒、有多美好?
“最穷的地方在广东,是广东之耻、先富之耻!”,是对于道貌岸然吹鼓手们的一个政治激凌,是对于广东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事业的深刻反省,是对于广东扶贫帮困工作落后状况的认真思考,是对于广东先富地区、先富群体的心灵拷问,也是对于广东地区落后面、黑暗面、丑陋面的无情揭露!
从一个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同志口中发布这样的信息,发布大揭特揭“家丑”-“省丑”的信息,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特大的好事!这个事件的本身,就可以彰显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这三大作风,昭示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老少边穷地区穷苦老百姓真正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盼头了!
什么“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广东这个地方真的是富得冒油、遍地是黄金吗?不是!什么“广东带头奔小糠,奔了小糠奔大糠”?你们富翁们奔驰到月球,奔驰到火星上去,我们穷人们依然故我,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你们富翁们奔驰得越快,我们穷人们爬行得越慢,最后是你们上天了,我们却入地了!
最近,有消息透露,我国正在酝酿行政区域划分,大陆地区的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能要变动,将全国现有的省级行政区域扩大到50个。这么一来,广东省西部、东部可能会有几十个县市要被划分出广东省。这对于广东省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如汪洋书记所说的“全国最穷的地方”,未免是件好事—增加了扶贫的不确定因素和变幻无常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省委、省政府部门支援贫困地区,显得更加十分紧迫。这也考验着省委、省政府的政治觉悟、政治方向、政治智慧与政治魄力。
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都有一个共同愿望,迫切希望省委、省政府落实帮扶项目政策,尽快将帮扶项目落实到人。应当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扶贫帮困进度。
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报告与纲领更加重要!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相关链接:
价值中国陈绪国职业日志
“广东模式”真尴尬 每年缺口粮食2000万吨
广东毛毛雨大锅饭:280万离退休职工普加100大元
广东创世界之最:化肥农药每亩施用量
广东主流新闻媒体忽悠谁-提前退休是否可以阳光化
字数:220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