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需要国土部来说房价高吗?



 

    在前天国土部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报告中,首次提到了“租价比”的概念,据此,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和青岛等重点监控城市的住宅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泡沫。此前,该指标一直只是限于国土部内部评测使用。其中住宅物业自2008年以后,重点监控城市便开始逐渐出现泡沫的倾向,直至历经去年的疯长之后,泡沫全面蔓延至所有重点监控城市。

    国土部公布的这些不咸不淡的报告对百姓来说丝毫没有意义。这就好比一个人死了都火化了好几天了,民政部门出来公布了一下这个人已经去世。其实是否去世人们早就知道了,还用你来公布吗?你的公布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别无他用。哪个百姓还不知道这些城市的房价已经高到了天上,居民平均收入与高房价相差悬殊的落差还用别人来说吗?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买套90平方米、西四环附近、价格在3万元/平方米的新房,一个北京人不吃不喝要101年。买套90平米、中等区位、2.5万元/平方米的房子,一个上海人不吃不喝要78年。买套90平方米、全市均价20342元/平方米的房子,一个杭州人不吃不喝要69年。

    国土部用的是租价比,一套房子的租价比=出租价格(一年)/房价(不含装修与税费)。如果这个比值低于4.5%,则说明该地区的房价存在泡沫;如果该比值高于5.5%,则该住房尚存在升值空间。而百姓无需知道什么租价比,他们只知道手中的钱难以买到如此高房价的房子。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房价收入比标准,合理的城镇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在2.6∶1左右,而如今中国的城镇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平均高达7.6∶1,有的地方甚至超过10∶1。房价上涨飞快,有的年份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的年份甚至以30%~50%的速度上涨。

    可见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浮现,无论在规模、结构、价格以及利润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房地产是大众消费品,绝不可能成为大众投资品。大众投资房地产不仅不会得到所谓的高回报,而且风险极大。房价收入比是一种综合性指标,它不仅反映了房价可能过高,而且意味着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有问题。房价收入比过高就是泡沫。对于那些“房价不能跌,房地产业不能衰退”的言论最有可能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和既得利益者在要挟中央政府的最有力证据。而房价收入比严重失调则是百姓对高房价苦不堪言的真实写照的最有力证据。

    作为国字头的房地产机构,过去国土部公布了全国620个调查项目的地价房价等数据,遭到相当的利益群不相信。高高在上的国家机构颜面何在?今天又搞出个租价比来,不是我不相信,但是你不就是为了证明房价过高,房地产存在泡沫吗?这个问题早就被证明了,杀鸡焉用宰牛刀?你们干点更重要的不行吗?天天就缠在房价高不高上没有多大意义。

    国土部存在的意义不是证明房价高不高,而是要努力去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房地产存在严重泡沫已经不用证明,只是该如何将泡沫给慢慢挤破。国土部应该通过土地规划和管理控制来加强自己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如何保障保障房用地的优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