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高估值、高知名度公司
文 周年洋
在08年时我就主张,要选择强大品牌的消费品和医药类公司,但是由于医药类公司一直处于高估状态,我的投资组合里基本上没有医药公司股票,也没有强大的消费品公司(一个准消费品公司除外),反而买入了当时被市场追捧的公司。
按照我固定的一笔资金入市的时间始,至今已经运行差不多两年,如果以开始之日即2008年4月11日到我研究的时间2010年2月3日(10点30分)止,按照当初定的行业来选股的话,投资业绩如何呢?
股票名称 |
起始日股价 |
当前股价 |
收益率 |
行业归属 |
备注 |
片仔癀 |
29.3 |
37.53 |
28% |
医药 |
|
云南白药 |
28.4 |
56.5 |
98.9% |
医药 |
管理层能力超出预期 |
马应龙 |
16.51 |
40.31 |
144.1% |
医药 |
|
千金药业 |
20.57 |
27.6 |
34% |
医药 |
|
恒瑞药业 |
32.33 |
47.21 |
46% |
医药 |
|
东阿阿胶 |
25.5 |
28.76 |
12.8% |
医药 |
爆炒的恶果 |
双汇发展 |
37.4 |
53.8 |
43.8% |
食品 |
|
伊利股份 |
17.67 |
28.73 |
62.6% |
食品 |
即使三聚氰胺后依然表现不错 |
三全食品 |
15.6 |
23.85 |
53% |
食品 |
|
承德露露 |
20 |
25.71 |
28% |
食品 |
|
贵州茅台 |
173.66 |
166.6 |
-4% |
食品 |
高知名度的牺牲品 |
五粮液 |
24.63 |
28.65 |
16% |
食品 |
市场不看好带来好价格 |
泸州老窖 |
36.97 |
34 |
-8% |
食品 |
高知名度被追捧而表现糟糕 |
山西汾酒 |
18.25 |
38.46 |
110.7% |
食品 |
市场不看好而获益 |
青岛啤酒 |
24.98 |
33.5 |
34% |
食品 |
缺乏市场看好的高增长而受益 |
燕京啤酒 |
17.95 |
20.2 |
-12.5% |
食品 |
|
安琪酵母 |
15.17 |
31.94 |
110% |
食品 |
|
上海家化 |
18.31 |
31 |
69% |
卫生用品 |
|
招商银行 |
24.92 |
15.5 |
-37.8% |
金融 |
金融保险整体高估 |
中国平安 |
57.9 |
47.72 |
-17.6% |
保险 |
|
民生银行 |
8.65 |
7.06 |
-18% |
金融 |
|
中国人寿 |
29.32 |
27.2 |
-7% |
保险 |
|
格力电器 |
18.4 |
24.55 |
33% |
准消费品 |
稳健和确定 |
苏宁电器 |
18.56 |
17.59 |
-4.9% |
商业连锁 |
增长率陷阱 |
瑞贝卡 |
13.97 |
11.4 |
-18.6% |
消费品 |
热炒的牺牲品 |
张裕 |
70.7 |
70.8 |
持平 |
食品 |
高知名度的牺牲品 |
双鹤药业 |
22.45 |
25 |
11% |
医药 |
|
天士力 |
16.66 |
26.82 |
61% |
医药 |
|
总体来看,医药和食品企业(白酒除外)表现相当优秀,尤其是医药股,当时也是高估,但两年下来依然高估,投资医药股收益丰厚,这可能是对医改的憧憬和医药行业本身的稳定需求。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所有高知名度的公司,不管是白酒类还是金融保险类都因市场给出了太高的估价而获得糟糕的收益。那些被追捧的高增长公司受害尤其大,像苏宁、瑞贝卡即是。反而是那些市场不看好的公司如山西汾酒、马应龙取得了超常的业绩。
这个研究表明,即使再好的公司,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对其进行投资的话,都是灾难。这印证了西格尔发现的投资者收益的基本原理:
股票的长期收益并不依赖于实际的利润增长情况,而是取决于实际的利润增长与投资者预期的利润增长之间存在的差异。
这是一个真理。优秀公司必须在市场低预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稳健获利。
就像战场上要深思熟虑才能保持兵力一样,投资也一样,如果贸然投资就像贸然进行战争一样,结果是惨败而归。
人性很难改变自己的错误,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逃避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改正这个错误而陷入投入升级的陷阱,以致越陷越深。为了避免改变错误的困境,最好的做法是在做任何决定之前深思熟虑,基本上做到不犯错误。
(本文所提到的公司只是作为案例用于研究,不代表推荐,任何人据此投资的成败本文概不负责)
初稿2010年2月3日,修改2010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