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变动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配合问题


汇率变动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配合问题

摘要

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汇率操纵国!美国最没有资格在汇率上批评中国。我们决不能、也不会因为美国部分政客施压来考虑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汇率应不应该变,是我们自主考虑的问题。我们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有所调整。

少消耗自然资源,多利用智力和无形资产,少用国内资源,多用国外资源,抑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人民币适当升值,在实现以上目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日,人民币汇率成为了媒体的焦点之一。特别是美国一些政客,竟然还想以“操纵汇率”为由提出立法公然对我国施压,真是恬不知耻!事实上,美国最没有资格批评中国。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汇率操纵国!只要回想一下200809年,美国率先爆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如果美国不是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其发行钞票不受任何其他国家约束,因而拼命动用一切货币和财政手段支持国内经济,美元地位当将如何?可能也会一落千丈!美国经济又会怎样?破产的不会只是一个雷曼兄弟!一连串的大银行、大公司也都会破产!美国现有资产和企业中相当部分可能早就成其他国家企业的囊中之物了。所以,真正操纵汇率维持美元地位的是美国政府!你们有什么资格来批评中国!我们决不能、也不会因为美国部分政客施压来考虑人民币的汇率变动!

汇率应不应该变,是我们自主考虑的问题。我们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决定人民币是否应该有所调整。

我认为,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需要的大局来看,人民币适当有控制的升值,对国内经济发展将会利大于弊。

资产和贸易都以货币计价,因此,一国货币和他国货币的比值——汇率直接影响着国际间投资和贸易的变动,影响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其影响巨大,任何一国政府都对本币的汇率实施着直接或间接的干预。

同普通商品价格一样,汇率的任何变动——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对本国经济的影响都是双向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政府对汇率的干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其对利弊的权衡和干预的能力。一般来说,本币低估,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本国对外投资;而本币高估,影响则刚好相反。对于已形成的外币资产和负债,本币升值使现有外币资产贬值,还债负担减轻;贬值则使现有外币资产升值,还债负担加重。

下面从商品贸易和资产交易两个角度稍微详细分析一下。

社会上有一种担心,认为人民币升值会显著削弱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首先,中国商品目前出口总量中,50%以上是来料加工性质。人民币升值固然会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但同时也降低了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就加工费来看,中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有所上升,但仍是比较低的。而加工费占来料加工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很低,通常在10%左右。即使人民币有10%的升值,出口产品成本仅相当于增加了1%,应该不足以影响出口竞争力。目前我国出口产品有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素质较高,供应链完善,物流成本低等,这些优势应该能够抵消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还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构成中,因渠道垄断造成的流通利润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外国知识产权付费,包括如沃尔玛这类的大公司在国内的采购,手机、计算机、笔记本等贴牌加工产品、迪斯尼、NBA、耐克、阿迪达斯和其他国际名牌产品等特许产品加工等占据相当大部分。这类出口产品价格中,国外拿到的利润和特许费比我国加工费所占比例高得多,人民币适度升值会对其中这部分附加值形成挤压,但只要不是像日元曾有过的那样一次性大幅升值,应该不至于对此类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影响。

对于其他一般贸易产品,人民币升值对一些主要利用国内廉价资源进行初级加工、附加值低、价值链短的小企业会有相当冲击作用,一些以简单初级产品直接出口为主的企业也会受到抑制,而有自己自主品牌或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较高的出口企业就不会受太大影响。而这正是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早就希望有的调整。在这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会是出口结构调整最大的加速器之一。

从进口方面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我国更多地使用国外资源。近十几年来,国内企业进口国外矿产品、石油、各种原材料和其他产品的数量急剧增加,原油进口量占总供应量的一半以上,铁矿石进口比重更大,煤炭近年进口量增长迅猛。人民币升值无疑会显著降低进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下游产品的价格。

人民币升值还会增大人们出国旅游、送子女留学等购买国外服务的购买力。

从前几年经验看,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台湾、韩国货币对人民币贬值都在30%左右,当时许多人认为由于中国竞争力下降,人民币事实上的升值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压力,但事后中国的商品出口反而连年快速增长。我们现在预期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比当时的实际升幅要小得多,因此过分忧虑升值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是不必要的。

汇率变动对中外资产价格对比和资金流向也会发生重大影响。

随着我国企业的壮大,走出国门,直接对外投资,利用国外资源,开辟国外市场是必然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将增大中国企业对国外资产的购买力,进一步帮助我国企业加快对外投资的实施步伐。

人民币升值表面上不利于引进外资,但目前外国对中国真正的实业投资主要看中的是巨大且快速发展的中国国内市场,并不单纯是利用中国国内价格低廉的资源,如土地和厂房等固定资产资源,何况我国国内土地价格上涨已经大大超过本币可能升值的幅度。如果某项目外资仅仅因为汇率上的这百分之几的差别就不愿投资,那么这种投资很可能本来就不应该引进。如果人民币升值能抑制那些专门因人民币目前偏低而炒国内房地产的短期投机客,那更是人民的期望。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轻企业以外币计价的外债负担,不利于现有以外币计价的资产,特别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但我国外汇储备本来已经过高。外汇储备收益低、面临贬值风险的问题主要应通过减少收益低的美国国债类资产,投向较高收益类的其他外币资产来解决,而不能以此成为不解决汇率不合理的理由。

人民币币升值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某些本来就不完全合理的宏观经济数据。如出口比例过大,第三产业贡献偏小,万元GDP消耗资源/能源偏多,万元GDP CO2排放量等问题。

我们去香港、台湾等地,看他们服务业的水平比内地略高一些,但也高得有限,而价格却高得惊人。这也是他们人均GDP比我们高几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币价值高自然抬高了这些非贸易商品服务对GDP的贡献。当然,人民币升值,我国向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缴经费也会相应上升,但这本来就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提高而不可避免、早晚要发生的事儿。

有人说,币值不合理可以通过调整进出口关税问题来解决。事实上目前我国政府就是这么做的。对一些资源含量高、附加值低的产品加征高额出口税,而对希望引进的产品又降低关税。但是第一,这种大规模的关税调节,容易给国外提供“政府补贴”的借口;第二,关税调整如仅限于个别品种,最为有效,如果想作为一个普遍性的、跨行业的普遍参数来使用,它永远不可能具备像汇率调整那样的普遍意义和作用,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少消耗自然资源,多利用智力和无形资产,少用国内资源,多用国外资源,抑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这些都是我国目前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人民币适当升值,在实现以上目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发展战略也有短期和长期考虑。就短期来说,稳定增长还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各方面都需要积极配合。因此,人民币升值的上述长期利益可以稍微往后放一放,等到经济形势基本走上正常轨道之后再实施。但我相信人民币在可控范围内逐步升值是大势所趋。

人民币是否升值的方向和具体步骤关系到中国人民重大利益的调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会听从别人的指挥棒,不会因为别人施压就被动的调整,但也不能在升值符合我们自己最大利益时,仅仅因为外人也说了同样的话就不敢做,那样也可能掉进了一些人的陷阱。在汇率问题上,我们永远将按自己的步调前进。

 

                                                 20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