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关键要素
随着近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
企业也应不断从战略规划目标和组织结构上的创新来应对政策的巨变,如何破局、如何整合企业各
而企业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是解决这
一、 要从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设立公共事务部
战略管理定义
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到底应该管什么内容?怎样管理?目
从营销角度来说,不论是自建队伍、区域招商或混合式的营销模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产品价格管理”、“医保目录管理”(国家及省基本药物目录、社区目录、新农合目录、定点直采目录等)、“产品不良反应及质量风险管理”、“公关事件风险管理”应该是这个部门最核心的部门职能。
要管理这些内容,单纯将此部门设在营销中心或医贸公司之下是无法协调和统筹各种资源和关系的。特别是部门中涉及到的信息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在确立战略目标后,最少要设立三年的目标,确立思路、明晰组织架构、清晰策略、合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正确的开始,才能避免走弯路。
二、 根据企业的营销模式来设立部门定位和岗位职责
原则上来说,不通营销模式中公共事务管理的策略是不同的,自建队伍区域资源较强、核心资源弱;招商企业核心资源较强、区域资源较弱;混合性模式则区域和核心资源的不均衡较大;所以企业应该按照自己的资源优势设立政府(公共)事务部,将“招标”、“物价”、“医保”、“质量风险”管理的内容进行调整。平衡劣势、发挥优势,统筹资源管理。既可以只直接管理、也可以协调和统筹管理,依目前企业资源而进行合理分配。
相对于战略层流理论中的“产品力”、“质量力”、“服务力”、“品牌力”来说,“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力”可以说是整合这些资源并发挥综合优势的“催化剂”和“粘合剂”。在目前企业产品力和质量力的相对优势确立后,建立一支核心与区域公共事务资源相结合、稳定高效、高素质的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队伍是企业近阶段最核心的企业竞争力所在!
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标准则依不同营销模式,确立“投标率”、“中标率”、“价格平均下降指数”、“国家及区域核心产品医保目录增补及维护数量”、“VIP客户维护及升级率”、“特殊质量风险处理成功与否”、“预算费用使用合理性”、“政策研究及风险预估分析”等内容来进行人员的管理。人员搭配上要实行三三制,即区域30%、核心30%、总部30%的比率来配置人员,是比较合理的。
三、 在管理中要实行区域和核心并重的策略
同目前国内城市和农村的二元化社会类次,在政府(公共)管理上应即侧重国家政策的研究又要重视省一级政府政策的研究。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不适应目前国内的形式。
四、 以项目风险管理为日常管理的基本方法
项目管理,特别是项目风险管理最适合政府(公共)事务的管理要求;公共事务管理不同于销售和产品管理,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这一特点只有用项目管理才能在目前企业现有资源内很好解决公共事务即控制结果、又控制过程的管理;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企业只注重结果、轻过程的风险;
项目管理应确定项目负责人和协调人、明确项目目标、项目预算,尤其是细化到项目前、项目中和项目后的风险,依风险的级别和内容来有的放矢的管理项目内容,如“流标”、“弃标”及“未中标”、“低价中标”风险、“低于企业要求的价格备案”、“未增补进医保目录”、“费用预算超支”、“核心客户资源未升级”等等内容。
有一个简单实用的项目管理软件对招标、物价、医保及质量风险的管理是提高日常管理效率的较好手段。
五、 客户管理应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升级管理
作政府(公共)事务管理,VIP客户资源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因为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人”来做。卫生、发改委(物价)、人力资源与劳动社会保障、药监、医院、主流媒体、研究人员等客户资源是必须要积累的。在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合理合法的申诉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各政府部门的职能及工作流程也要清晰清晰和明了。通过正常渠道与各种政府人员进行沟通,如参加各种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各种会议等等。随着政府亲民化、服务化、信息透明化职能的转化,各种政策出台会越来越倾听企业的声音。如何从企业的角度申请合理合法的利益将会越来越成为现实的可能。提前预知风险、获得企业应得的政策资源也越来越透明化和规范化,暗箱操作的困难和风险今后将越来越大。
六、 合理的预算是维持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保障
费用是实施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保障,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既可以主要通过行业协会或直接参与政府的公益活动来进行资金投入,也可以将政府管理职能的提升作为合作的契机。同时随着资金链成本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交易费用、申报优质优价(单独定价)资料等准备、医保申报资料等各种基本费用都需要有合理的支出,都需要合理统筹和实用;当然日常沟通交往的费用也是必须要有保障的,否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将会是一句空话。
七、 企业内部情报系统的建设是公共事务管理资源整合和提升之道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先进适用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改造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过程。
对于集中招标采购投标报价、议价、配送商选择、备案价格策略、医保目录的增补及质量风险的处置,其中每一项都涉及企业的核心利益,必须经企业最高领导者确定。因为这涉及到的策略不仅要看到短期效益,更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综合把握。此情报信息系统涉及市场、销售、财务、行政、人力资源、质量、研发、生产、督察等各个部门和环节,合理的分析、评估、分类、并分级传递及时决策,意义重大。目前大多数企业信息资源分散、整合差,传递慢。通过公共事务管理的信息情报系统,分类就简。充分利用情报价值,使其更有别与一般企业的内部简报和月报等针对中层以下管理者的弱势。让企业最高领导者能及时准确知晓行业政策的发展风险和趋势。
八、 人才建设是企业搭建部门的首要之举
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在业内是非常稀缺的,这是因为作为政府(公共)事务人员一定要懂销售、懂市场、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演讲能力、特别是有与政府官员懂得沟通交流的成熟人性之道。即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特别是有处理紧急危机的把控能力。而这样的人才会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是企业急需的。
中国不同与西方国家,深谙孔孟之道、老子庄子的华夏民族。有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处世和协调统筹之道。这是今后要立足这一职位的人才永远要不断学习的,其中的奥妙也只在意会不可言传。
九、 第一反应、规范操作是避免“青涩之举风险”的应对之道
企业也应建立一整套风险应对机制,按风险类别不同设置预案。分级管理,强化责任、明确分工、统筹协调、行动迅速。只有这样才能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因失误所导致的重大企业危机进行合理化解,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