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维:商品房市场现在是最危险时刻(地产评论)
洪维
当地产大腕潘石屹和任志强都开始哭穷拍不起地的时候,也许,后泡沫时代终于来临。
2010年,京城楼市终于进入了后泡沫时代。这是一个泡泡已经吹大,但还未破灭的时代。新的时代来临,楼市准备好了吗?买房人准备好了吗?更为确切地说,所有来到北京的投资者和置业人士,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泡沫破裂的那一天了吗?(北京晚报2010年03月21日)
报道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一个对小投资者“很不公平”的规律。就是当一种资产,一旦转移到全是“散户”持有的时候,绝对价格就开始下跌了。股票是这样,房产也是这样。后泡沫时代的最终结局,就是当“有钱人”的“闲钱”都被一项资产吸尽的时候,只有一个结局,就是:拐了……
在日本泡沫20年祭中,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财经研究科教授野口悠纪雄被誉为日本5个最顶尖的经济学家之一,著有《泡沫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日本经济再生的战略》等,是泡沫经济研究领域的权威。他认为:"房地产泡沫是中国经济最大风险"。1960年代,随着日本迈向工业化,国内企业投资增加,带动经济高速增长,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供了客观条件。国民收入在此时也有了较稳定的增长。不过那时候,东京的房价收入比也就在5倍左右,房价并没有成为老百姓头疼的问题。到了泡沫经济时期,房价收入比才一下子高了起来。那时候,一个普通公司社员一般要花10年以上的工资才能买一套普通的公寓。那时候,住房也成为社会问题。后来一般市民只能被迫迁往郊区,带动了东京近郊地带房地产开发。
房地产是不是有泡沫是以实体经济为参照物,房地产价值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就被认为是泡沫。但是,房地产泡沫一定会崩溃,或者说房地产泡沫一定要以房价暴跌的方式来结束,这在经济学上是找不到依据的。脱离了实体经济支撑的房地产泡沫一定要被捅破吗?答案也是不一定的。
根据普林斯顿经济学家Jose′ A. Scheinkman的研究,泡沫的产生正是源于投资者对于重大经济问题的意见不一致。过程如下:多空双方对价格的走势有很强的分歧,看空(认为价格会下跌)的投资者会抛售甚至做空,但是由于做空的成本非常大,而且风险也很高,所以一般的投资者都不会站在空方这边,这样多方天然就占优势。当价格上升的时候,空方就损失惨重,促使价格进一步上升。而多方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引来更多的新投资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由于市场上有很多群投资者,当一批投资者认为价格过高时,总有另外一批投资者进入市场推高价格,或者是原来看空的投资者转变观点。在不同群体的投资者的推动下,价格会越来越高,泡沫形成。
楼市泡沫的特征很明显:身边的人都在讲买楼,人人都相信楼价涨了还能再涨;而买楼的人,月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供楼上,更恐怖是家庭收入的大部分都用在供楼上;同时楼价疯涨,脱离股市,两者不同步……
房地产泡沫是非常可怕的,是注定要破灭的。而一旦破灭,经济将陷入巨大的混乱状态。1990年代的日本和现在的美国无一例外。尽管日本1960年完成了城市化,而中国至今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时代》周刊报道称,首先,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人买卖房产并不完全依靠借贷筹资,金融业交易的是购房者的现金而不是债务。且很多人可以在市郊用全款购房,因为他们原本住在城中,并因为拆迁获得了一大笔补偿金。其次,中国人投资的渠道并不多。银行利率非常低,个人在海外投资限制很多,也就只剩下股市和楼市。文章称,中国人一向喜欢“未雨绸缪”,花钱买平安,对支出也非常谨慎,而“在他们看来,股市就像赌博,而房产才是货真价实的金条”。
最危险的是货真价实的金条也有贬值的时候,不过现在是通胀预期在保值增值。房地产泡沫更象是一个海洋,要不停的游,一旦体力跟不上,喝点吃点的时间间歇都不允许,游不动的时候,就是灭顶之灾。目前,中国房市价高量跌,就处在此紧要关头,呼吸困难,熬得过去,继续击鼓传花,熬不过去,就会崩溃,房市泡沫立刻破灭,让炒房最大坏处发挥极致作用,是跌了还会再跌,附“上身”而挥之不去。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