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报告不是“相对论”


  政府预算报告不是“相对论”

  针对预算报告难读懂等问题,记者昨日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他表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每个人都能懂,预算报告也存在专业问题,所以不需要每个代表都能看懂。(14日新京报)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3/14/4002377.html  

  政府预算公开是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公开是监督的首要前提,透明是监督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只有对财政预算的来龙去脉看得懂、理得清、弄得明白,才谈得上对政府如何花钱、花多花少等财政行为实行有效监督,否则,即便公开也只能是流于形式。

  政府预算报告不是“相对论”。“相对论”是纯科学的东西,重在理论性,指导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预算报告虽然也是一门科学,但它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而且事关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因而,“相对论”普通群众可以不懂或者不必知道得很深、很细,但政府预算报告则有必要看得懂、知得细、了解得透彻。

  由于财政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加之历史、制度、观念等方面的因素,一些预算项目比较晦涩、难懂,这正是与实行政务公开透明,加强民主监督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民主社会,政府预算报告根本没必要也不应该搞得像“相对论”那么深奥、神秘,而必须与时俱进加以适应性改革,做到简单明了、浅显易懂,这样才能体现出政府尊重民意、接受监督的诚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去年,广州财政局将政府预算晒到网上,并且顺应民意,对相关科目尽可能细化、解读,一时好评如潮。要打造阳光政务,就应该有这种积极的姿态和作为,拆除妨碍民主监督的种种藩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人民服务,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