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 周四
顾成文老师是我们在火车上认识的,已经整整一年。当时谈得很投机,还互相交换了名片。他在中国日报工作过,在摩托罗拉工作过,现在自己搞一个叫咪客的公司。网上介绍他的咪客(MICAT),主要是为手机提供一种上行的业务模式,手机用户可以把手机里产生的各种数据文件上传到网上去。他当时好像也介绍了,我对电子化的东西兴趣不大,没有记住。
一年来,总说要见面,但是一直没有见。这主要怪我。顾老师经常发一些短信给我,都是让人心情安静下来、放慢生活节奏的话,每次收到,都会为之一震,感叹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的。
今天收到他的邮件,我才知道他前些天住院了。征得他的同意,把他住院期间的一些思考发在这里,希望朋友们读后都会有收获。
1.人生最重要的是身体。这个道理不需要阐述。可是太多太多的人拿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放纵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为了事业上的暂时所得,付出了将来难以挽回的身体成本(大多情况下并无意识),身体已经发出警告,但不经意、不在意,直至无可挽回。
2.尽管从此我成了一个病人(需要终生服药),但我很高兴,感到十分幸运。我发现还算及时,扫除了身体内的一个地雷,并从此知道了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知道了如何更健康地活着。人是如此的脆弱。活着,就要好好地享受生活,不要在任何事情上勉强自己。
3.“当和尚遇到钻石”提供了一个做生活减法的办法:每天早晨,都要想一想,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今天一天了,那么在这一天里,我应该做些什么?你会发现很多你现在认为重要的东西都不那么重要了。
4.这个社会有太多的躁动不安,太多的对金钱和虚名的追逐,以至于有太多的由心理疾病(仍然是常常无意识!)导致身体疾病的案例。我知道,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佛学,有意识地去探讨和追求心灵的平静。在这个问题上,我向大家推荐一定要看看“当和尚遇到钻石”,同时可以看看台湾张德芬写的“遇到未知的自己”。20年来一直畅销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我认为是七个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教人探讨自己的。我个人认为,佛学、心理学和企业管理学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是相通的。
5.“忙”早已成为城市人的口头禅。可是忙什么?为什么忙?忙的代价是什么?什么时候就可以不忙了?有多少人想过吗?
6.
我有相当数量的朋友外边事业上一片辉煌,可是漠视家里最亲的人的感情需求,久而久之,从量变到质变,自己毁坏了人生的感情根基,结果一边是成就感和虚荣心的极大满足,另一边是找不到出路的郁闷和孤独。一旦到了年龄,从万人仰视的职务上退下来的时候,这种孤独感会成百倍的放大。人生的幸福感何从谈起!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世上和你最亲的人是你的妻子/丈夫,孩子和老人。不管你在外边有多重要,多辉煌,每天,至少每周,务必要分出神圣不可侵犯的时间来给他们。
7.人们常说到“爱情、亲情、友情”。我想,爱情最终会和亲情融合。而友情的根基在于坦诚、信任、交流和不功利。由我两年前发起,现在已经有36名成员的助学团已经成为一个这样的友谊团体。这个团体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快乐和温暖。我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些可亲可爱的朋友!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气场,或积极的,或消极的。如果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心怀坦荡,充满爱心,每个人都能给别人输送积极的能量,这个社会将会美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