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微博不当媒体


    当一个个谣言在微博上迅速传播,自我纠错、自生自灭之后,终于有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近日,因在官方微博上转发“金庸去世”的谣言,某国家级新闻周刊一名杂志副总编辑、一名网站内容总监和一名网站编辑下课。
    消息传出来后,有网友认为处罚合理,更多的网友觉得处罚过重。处罚重不重,另当别论(我个人认为是偏重了),但我们不妨从微博的本质及这件事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一下其性质。
    微博的本质是什么?它不仅仅是博主了解最新资讯以及和朋友交流沟通的便捷工具,更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媒体。个人开的微博现在流行叫“私媒体”,比如冯小刚的微博因影响颇大,就被网友戏称为“冯通社”;媒体开的官方微博更是货真价实的媒体。具体到这件事中,某周刊的网站编辑是把“金庸去世”的谣言,不加核实就当作“即时新闻”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的,而且未注明是转载,这和报纸杂志刊登了一条假新闻没有区别。按照新闻行业的相关法规,当事人应该受到处罚。
    这件事之所以发生,固然存在该周刊为此辞职的副总编所说“编辑新闻素养不够,单位管理制度上也有疏漏”的原因,也与当事编辑对微博的媒体定位及影响认识不足有关。这是网络媒体时代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了保证传播速度,是不是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就可以轻率一些?未经核实的消息,是不是在微博上就可以先发了再说?答案是否定的。真实是一切媒体的生命,微博也不能例外。
    微博时代,在资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谣言传播的速度也像细菌滋生一样迅猛。职业媒体人要爱惜羽毛,不在微博上发布和转发未经核实的消息,别把豆包不当干粮,别把微博不当媒体。普通网友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独立思考和辨别的能力,不轻易信谣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