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活力测定


SOD测活方法有近二十种,一般分为二大类:一类是直接测定法,即直接测SOD催化反应的底物消耗速度或产物生成速度。例如EPR法,脉冲射解法,超氧化钾法等,因受仪器或试剂限制,此类方法一般实验室难于应用;另一类是间接测定法,其原理是:有一产生O2的系统,使O-2再产生另一个便于检测的反应,通过测SOD对这个反应的抑制程度间接定量SOD活力。这类方法较多,也常用。例如经典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改良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黄嘌呤氧化酶—NBT法、NBT光还原法等。但此类方法有个共同缺点,即酶活力与抑制率之间是曲线关系。这就引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才能准确测活

这类方法的酶活力单位定义一般都是: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以达到50%抑制率的酶量作为一个酶单位。因此严格讲,每次测量都要通过调整酶量使抑制率正好达50%后才可进行酶活力计算。但这样工作量较大。为了既不过多增大工作量,又不产生较大误差。规定达48—52%的抑制率才可使用,不然要调整酶量重测。

2、曲线的直线化

要使抑制率达48—52%,不熟练者往往要测多次,即使熟练者一般也要测2—3次。这样工作量相当大(如几十、几百个样品)。解决的方法是将上述曲线关系通过数学变换为直线关系。即先测5—7个梯度酶量的抑制率得一曲线,然后用数学方法将其转换为直线,以后每个样品只要测1次即可(在此直线范围内),不受50%抑制率限制,亦不会引入较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