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中央税收向地方转移,是城市治堵的关键
编辑:汽车自修室
优秀文章:
l 《24万辆限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苏晖
l 《降温开始:抱怨天寒不如尽快添衣》张炤虎
l 《比亚迪汽车遭遇系统极限》胡玮炜
l 《个个都称“自主品牌” 究竟谁“自主”了?》王灿彬
读后感一:中央税收向地方转移,是城市治堵的关键
政府税收与地方交通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政府政策万变不离税收。在汽车行业,除车船税外,消费税、购置税、燃油税等多数税种收益都被中央占有。饥肠辘辘的地方政府,只能磨刀霍霍向消费者,通过各类限制措施,变向征税。
在欧美等,“多开车多交税”的燃油税,不仅被多数国家接受,而且也起着部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功效。如中央能将燃油税等收益更多向地方倾斜,相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仅治堵措施会更加科学点,而且拥堵现象也会部分缓解。
羊城晚报 根据方案,未来3年内,广州将力争实现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同时积极引导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基本形成内部交通和过境交通相分离、通勤出行距离和时间相对减少的交通格局。
读后感二:预测2011年车市需警惕
我记得非常清楚,2008年底,多数评论员对2009年车市很不看好,结果却出乎多数人意料,2009年车市好得不得了,1360万辆的产销量,一举问鼎全球第一。2011年车市虽然也有北京限堵、购置税优惠取消、油价上升等不利益因素,但诸如二三线、三四线等也是充分变数,所以,我觉得先别对2011年车市过于悲观,没准就能玩出了2500万辆。
国家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于2010年12月31日到期后停止执行,自2011年1月1日起,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统一按10%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读后感三:北京限车,出租车公司乘机圈地
新浪汽车北京现代获银建投资1万辆出租车采购大单
读后感四:给新能源一把“尚方宝剑”
张少华 传统汽车增长太快,而新能源汽车又增长过慢。有折衷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吗?对新能源汽车不“限牌摇号”,或许是条可行道路……
读后感五:租车、套牌、外购……2011年的北京车市一定很丰富
网易汽车 细则规定北京2011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辆,平均每月两万多,指标额度中个人占88%,营运小客车占2%,单位占10%。在此状况下,对于即将买车的你来说,你是选择摇号等待还是租赁用车?
读后感六:提升服务,才是经销商生存之道
张炤虎 有人说,北京限堵使厂家的日子不好过了。我倒认为,对于厂商而言,这两年的日子是过的太好了,对消费者不太看重,上帝和仆人错位!现在反倒是机会,要迫使企业尽量的调整心态,重视消费者的选择。
读后感七:比亚迪发动了“红卫兵”运动
胡玮炜 一位经销商这样概括“比亚迪模式”的核心:把普通人的力量激发到极致,把供应链的成本压缩倒极致,把经销商的潜力逼到极致。
胡玮炜 比亚迪销售公司招募了大量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也就是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口里的“愣头青”们,一出道就被架上了惨烈的竞争,收入、前途和其所负责网络销量密切挂钩,与此同时,大规模密集建比亚迪汽车销售店,让各个经销商之间的内耗大于外部竞争,利润摊薄。
读后感八:比亚迪营销初具传销魔力
胡玮炜 在比亚迪汽车早年间,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被推上区域总监或者经理的职位,薪水转眼就可以过万,但是随着高效的扩张,比亚迪汽车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设置了运营经理一职,责任是协助区域经理销售,区域管理的基层编制也随之增加了一倍。此前,区域经理每压经销商一款车就可以得到48元的提成,协助经销商卖掉一款车又可以得到48元的提成,而现在区域经理负责压库,运营经理负责协助销售,提成只能是两人分。
读后感九:大众投产东南亚,欲包抄华南市场?
盖世汽车 根据计划,大众公司将联合马来西亚公司DRB-Hicom Bhd共斥资3.18亿美元修建合资工厂,而这也将成为大众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二家合资工厂。大众在马来西亚投产的第一款车型将是大众帕萨特(Passat),之后捷达(Jetta)和保罗(Polo)等车型也将相继投产。
读后感十:新索纳塔不减配,或许还有些看头
钟师 新索纳塔所配备的2.4升4缸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GDI)198马力和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TGD)274马力的动力性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之前应用在索纳塔车型的动力效应给人印象不是很深。
读后感十一:品牌无国界,自主品牌自扰之
王灿彬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自主品牌(Self-owned Brand)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拥有对品牌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如果对品牌只有使用权如进行贴牌生产的企业,而其处理权和最终的决策权在他人手中,就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品牌。一般而言,外方在合资企业中在品牌、技术上的优势,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和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合资自主品牌”的控制权也应该在外方手中,难以称得上是“自主品牌”;即使是“传统自主品牌”,正如某老总总结:“发动机是日本的,波箱是德国的,甚至连一根电源线也是国外的,怎么称得上是自主呢?”而“集团自主品牌”大多数是在原有外资车型上加以改进,自身创造的成分更少。
注明:汽车自修室欲建汽车行业最大的“新闻写作选题库”,免费为行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