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关心房价阶段性涨跌还不如关心大趋势


当2010年的房价上涨成定局后,有关明年的预测成了近阶段的热门。前一阶段刚听说社科院的什么“X皮书”称:明年房价将下跌20%。可没几天某机构预测说:明年房价将上涨20%。这一正一反到底该听谁的?作为准购房者来说,确实很难定夺。基于这一情况,本人以为:与其关心房价阶段性涨跌,还不如关心房价大趋势。


(一)从调控政策中看趋势


应该讲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政策调控,多数人对以下两点基本是共识的。一是房价调不下去。二是调控就为房价下跌?但应该看到,第一点房价越调越涨是事实。但反过来如不调控房价就不涨了吗?而对于第二点认识,可以说是对调控政策的误判。


别说政策从未给出过要把房价调下去,就是有也只是“抑制”房价上涨;即使在2010年史上最严政策情况下,虽换成了“遏制”两字,但我们看到,“遏制”后面也只是不能过快上涨,如果连这一些信息也要理解成把房价调下去的话,那么只能说是理解有问题了。因为不管是“抑制”也好,或“遏制”也罢,按意思从字面理解,其应该是慢慢上涨。


而再从政策具体内容看,由于住房建设一直无法跟上需求,所以每一次调控总免不了从压制“次需求”做文章,其名正言顺的说法是为“遏制”投机。但事实上,仅凭“二套房政策或三套停贷”,或是16城市“限购又限贷”这一些政策看,真正的“大投机客”根本就不可能受到“遏制”,真正受“遏制”的还是如工薪族等实际需求者。所以从“遏制次需求”方面分析,高层肯定认为未来房价是上涨的,否则不可能连国外资金也要“限购一套房”。反之让国外资金买好了,到时房价下跌,国人接盘,岂不美亦!


(二)从事实中看趋势

 

关于市场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影响房价的市场因素。当然这种因素有很多,比如近期热门通胀问题、热钱问题,还有就是成本问题。鉴于通胀和热钱本人已有过肤浅的论述,且又是热门,高手如云的时代,所以不再重复。主要想说说成本方面的事。

 

其实讲到成本,人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土地。央企拿地,“地王”频出,弄得有识之士很是反感。而国土部的勒令78央企如期退出,更增添了市场的反对热情。应该讲这种监督和被监督说明了时代的进步,应值得社会尊重。但是如果认为央企拿地只是为了分得一杯羹,那么本人以为这种认识也是欠妥的。为了什么说是欠妥的,我想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2010年为何出现央企频繁拿地?二是央企拿地有什么好处?

 

众所周知,2010年属调控年。而市场往往会把调控只和房地产联系在一起,其实今年的调控除了房地产外,最大的调控是节能减排,这是下了大决的。而节能减排的大头主要是制造业的钢铁行业,当然还有水泥、造纸等行业。其手法基本采用关、停、并、转。我们知道一个简单的关、停、并、转命令下达很方便。但这些企业多出来资金如何安排?而钢铁行业又都是资金大户(说明本文并不是说钢铁行业已进入房地产)。


(三)从住房观念中看趋势(说明:本文今天不能完成,致所以发出,为书写方便。如给你带来不快,敬请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