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前由德勤公司与清科集团联合发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投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游行业共有6起投资案例,其中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为5起,披露投资金额总额为1035万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259万美元。这一数字较十年来的平均单笔投资金额737.37万美元,下降幅度超过64%。为什么十年来一直是投资热点、风投最青睐行业的网游,突然一夜降温到这个程度呢?
最熟悉的陌生人
是网游不赚钱吗?当然不是,网游行业的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主要的收益还是集中在了那些一二线网游厂商身上。这些数以十计的企业最初的成功,很多都和风投有过亲密关系,甚至可以说部分企业的成功崛起,就仰赖于风投的慷慨解囊。但目前而言,风投和这些成功企业的互相“利用”已经是过去式了,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一二线网游企业早已实现割地为王,风投不但对它们没有魅力值,更会被外界误以为是资金链断裂或者其他问题,避之唯恐不及也。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概括,再适当不过了。
当然不是说风投在网游产业之中,就没有可再留恋的了。从实际上来说,网游产业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期待风投来拯救,那些三线到五流的网游企业,手握一两款游戏或一个游戏研发的想法,正处在生存和毁灭的边缘期待拯救,这也是去年盛大“18计划”和巨人的“赢在巨人”计划备受关注的缘由所在。但直到今年,一切关于这些“拯救”网游小企业的各种风投计划,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使有投资,投资的结果也未见诸报道,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没心没肺没人“拯救”
风投之所以不待见网游产业,自然是食之无味,大企业无力插足,而小企业呢,则无心插柳。网元圣唐首席架构师靳超在19日央视的《对话》栏目中,针对“金融行业如何支持中国自研发企业?”做了一番发问,颇为让我有所感触。他指出了现在矛盾的一个核心点,现在的中小网游企业的资金大多来自自己的原始积累和风险投资,为什么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一直没有介入进来?金融机构对于创意产业应该如何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