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的“狼”!》节目引起的思考


     

《武大的“狼”!》节目引起的思考

 

谭建立

 

1214,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涉嫌受贿一案在湖北省荆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据检方指控,陈昭方于1999年至2009年在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共收受他人贿赂款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05.5725万元。专家表示,高校腐败案的出现和对权力监管的缺失有关。央视《新闻1+120101214日播出节目《武大的!》

武汉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属于教育部的直属,它的级别用惯用官场的级别副部级高校。我们的高等学府被喻为象牙塔,出现武大的就让人感到他变成现在的蛀牙塔。

我们的高等学府用象牙塔这样的一个字眼,说明它受人尊敬,认为它干净,看着大学外面的那堵墙,里面居住大师、名师、大家、人类灵魂工程师与天之骄子。其实在里头很多人把这堵墙已经拆掉了,它已经不设防了,它已经迅速地融入到了社会当中,毕竟高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现在很多东西都会影响到它。

播出节目《武大的!》说陈昭方,60岁,经济学博士,根据检方指控,陈昭方于1999年至2009年在担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期间,利用分管后勤基建、财务等工作的职务之便,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共收受他人贿赂157.9万元人民币,1.6万美元,价值34.6725万元人民币的别克商务车一辆和价值两千元人民币的购物卡,款物折合人民币共计205.5725万元。

节目说到: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学腐败案件更是频繁被曝光,从象牙塔变身蛀牙塔,从清水衙门到油水横流,高校腐败频发在触痛了公众的神经。1996年到1999年,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地产公司贿赂被判刑,2001年,经过三校合并的南京财经学院开始建设新校区,时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刘代宁担任该校仙林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在2001年到2004年收受建设公司巨额贿赂,后被判刑。1998年到2004年,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先后63次分别收受12家建筑装修工程,施工单位贿赂,80多万元,后被判刑。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大学的这起腐败案,不单单是涉及人员的职位之高,而且这还是一起典型的腐败窝案。就在陈昭方和龙小乐受审之前,武汉大学已有多人被判刑。原武大资产部部长、采购中心主任成金华在其负责武大设备采购及工程发包工作中,先后多次收受12家供应商贿赂共计人民币40多万元,2005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原武大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朱山河因为在任职期间,先后收受业务往来单位有关人员给付的贿赂20多万元,20071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原武大后勤服务集团副总经理何力兼任武大教职工校外住宅基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期间,收受贿赂60多万元,2007年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半。

鉴于以上节目所介绍的高等学府出现腐败案件,仅仅属于经济犯罪,同时还有一些学术犯罪案件。这些不由使人感到震惊,为此,我个人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为什么高等学府会出现如此不光彩的腐败案件

高等学府尤其是百年老校、名校,之所以出现陈昭方这一类腐败案件实际上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高等学府还有类似案件不断出现。为此,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与原因太多了,这里我们仅仅从高等学府的主管部门与学校内部民主氛围进行一些分析。在我国管理高校的主管部门除了教育部之外,还有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部、人事处等,高校领导班子成员是由党委组织部任命的,所谓的民主推荐充其量只是走走过场,对此,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从干部任命开始就已经造成了学校领导不为他们师生负责,只对上级主管负责。所谓的领导考核、监督也更是走过场了,不然,陈昭方的廉政档案里头,每年的廉政考核他都是优秀,而且现在在学校里头监管简直在很多高校是形同虚设,只是在校方这块会有一个财务报表报一下,师生们根本看不着,没有这样的一种公平,形不成监管的合力。高校是高学历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所谓的民主无论在何种形式的评议、推荐、监督等,都变成了形势,真所谓民主是轰轰烈烈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在此,我们假设各个高校领导真正让全校师生根据他们的演讲进行民主投票,并且成为现实,仅此一变就可能减少甚至杜绝此类案件的发生了。

二、高等学府难道真的缺少职业道德

高等学府用象牙塔的字眼形容,说明它受人尊敬,认为它干净,它里面有大师、名师、大家、人类灵魂工程师与天之骄子。人们认为高校尤其是高校领导,具有非常好的职业道德、高尚情操、优秀品格、大家风范、大师名望、名师箴言于一身,两耳不闻窗外事,洁身自傲。事实上,如今的高校仍然具有这样的人士,只是这类人士少了。其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的高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党与政府也把高校领导确定了一定的行政级别,如副部级、厅局级干部等等。这样实行的结果,只能是高校领导追求个人干部的级别,忘记自身的职业道德,一心一意往上爬,在这样的过程中,腐败就成为他们往上爬的阶梯手段了。

三、高等学府缺少什么样的监督

在我国高校作为教育人的学府,其职责就是履行教育任务,如今的教育已经偏离了教育规律。所谓是素质教育、教育模式转变、教育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创新等,最后都成为背得分缩影。中国古代与近代教育所形成了读书使人明理的基本要求。所谓明理简单说就是要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国古代读书主要是“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书》、《礼》、《易》、《春秋》,这些书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的结晶,所以后人尊称它为儒家经典。这些经典主要围绕着学习入德之门的主题,讲授人生目标追求与品德性格培养,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抓住获得知识途径的根本,以读书为明理,明理为做人,做人先修身,修身先正心,齐家先修身,治国先齐家,平天下先治国。这种内涵着读书、明理、导行的逻辑,是一种合情、合理、合规的教学。如果能够改变招生与考试内容等,恢复教育的本来面貌,遵循教育规律,我们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就可以洁身自好。可以说高校真正缺少的是对遵循教育规律的监督,延伸到缺少学术、职业道德监督,最后才是缺少经济问题的监督。此外,我们高校还缺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办学自主权,所谓的学位与学历都是国家垄断,国家说了算,学校只是办学工厂。市场经济是要打破学历,要承认能力而不是只看文凭。

四、全国高等学府应该为社会树立什么样榜样

我国高校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思想活跃的场所。高校不缺少观念创新、认识独到、民主精神,缺少的是对上述的引导与利用。比如学术氛围是建设一流大学关键。学术氛围也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与精神命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大学的品格、成就与声誉。毫无疑问,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浓郁学术氛围。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求真、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多元、高端的学术路径;科学氛围与人文氛围相得益彰。建议我们的党中央与国家政府,充分利用高校学术氛围这一基础,广泛开展民主活动,首先从高校领导的选拔任命开始实行真正民主选举,其次进行师生参与的民主教育教学评估考核,再次进行师生参与的民主干部评价考核,最后进行师生参与的民主各项经济问题的监督。使得我国高校校长首先为选举他的师生负责,高校成为全国实施民主监督的领头人,让我国与之奋斗百年来的民主成为真正的现实,为全国树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榜样。

五、有高等学府腐败案例延伸到全社会

我们的高等学府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其中的腐败案件尽管可能属于少数,但是它反映出问题的性质缺少非常严重的。充分说明了腐败都是权力资本化的表现,都是缺乏对权力操作者的真正制约,无论高校腐败案件还是中国社会腐败案件,其共同点基本一致的。从高校腐败案件延伸到中国社会,让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完善中国的监督机制,改变如今监督机构之多,而未真正发挥监督效用,清查出一个个腐败案件,都是监督不力。真正的监督应该是建立在真正民主的基础之上,加上阳光操作,真正信息公开、透明,所谓的腐败案件就可能得到杜绝。

201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