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来改造一个执行者是非常有效的,但更重要地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执行者形成特有的习惯。职场的活动有90%源自于习惯和个人的惯性,执行者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被编辑好的程序。也就是说,工作中90%的选择早已做出,并被记录到固定的程序当中。但实际上,每个执行者都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程序,在更多的时候,他们却意识不到自己能够选择,或者领会不到这样的选择对于任务的意义。
习惯是金,能力是银。1981年3月30日下午,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刚刚参加完一个建筑工会组织的集会,但谁也不曾想到,枪手约翰.欣克利突然冲出人群1.5秒内向里根连开6枪,4个人应声倒地。当时除了里根的贴身护卫外,现场的所有警察和军方士兵都吓坏了,每个人都四处躲避子弹。但令人敬佩的是,当时的录像显示,枪响时,密勤局特工麦卡锡不顾一切地挺身挡在总统面前,结果自己被击中胸部后倒地。这“玩命一挡”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有的子弹从打开的车门射入车内,但只击中了里根的左腋下,穿透肺部,停在心脏附近,令他逃过一死。
小习惯,大意义。好习惯造就好结果,坏习惯酿成坏结局,小习惯确有大意义。一个执行者最需要的好习惯,就是与上司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2、上司犯了错误时,不要做救世主;上司不是神,总有自己的缺点,他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当他犯了错误千万不能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拯救他。更不能把“拯救”的事总放在嘴边,结果很不好,很多时候做了好事,却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就做了错事。执行者就是上司的参谋和助手,弥补发生的错误这是工作的本份。
3、出现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时,来一次建设性的冲突;执行中,上下级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和分歧,牢骚和抱怨往往徒劳无益,带着建设性的意见去交流比挑剔更重要。别人毛病太容易了,再好的厨师都能挑出毛病来;春晚年年被骂,挑别人毛病有时能带来快感。在职场中,能够顺利被提拔的执行者,就是牢骚特别少,建设性意见特别多的人,因为他明白,说那些没用,还是要执行。
4、主动开放自己的资源;执行者怎样对待管理者、客户,管理者、客户就会怎样对待你。没人会忍心欺负孩子,因为孩子把他拥有的一切都向成年人敞开。士为知己者死,管理者可以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下属鞠躬尽瘁的.
5、尊重资浅上司的权威;上司的权威是由上司的角色决定的,执行者对上司的尊重是对岗位角色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取决于上司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资历,这是职场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