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执行团队的“七步曲”(六)


用系统来改造一个执行者是非常有效的,但更重要地是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让执行者形成特有的习惯。职场的活动有90%源自于习惯和个人的惯性,执行者的行动,只是在潜意识的支配下被编辑好的程序。也就是说,工作中90%的选择早已做出,并被记录到固定的程序当中。但实际上,每个执行者都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程序,在更多的时候,他们却意识不到自己能够选择,或者领会不到这样的选择对于任务的意义。

 习惯是金,能力是银1981330日下午,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刚刚参加完一个建筑工会组织的集会,但谁也不曾想到,枪手约翰.欣克利突然冲出人群1.5秒内向里根连开6枪,4个人应声倒地。当时除了里根的贴身护卫外,现场的所有警察和军方士兵都吓坏了,每个人都四处躲避子弹。但令人敬佩的是,当时的录像显示,枪响时,密勤局特工麦卡锡不顾一切地挺身挡在总统面前,结果自己被击中胸部后倒地。这玩命一挡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有的子弹从打开的车门射入车内,但只击中了里根的左腋下,穿透肺部,停在心脏附近,令他逃过一死。 


    这起总统刺杀案震惊了世界,而舍生忘死为总统挡子弹的麦卡锡也顿时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众所周知,一般人听到枪声的本能反应是躲避,包括军警在内——大家都俯身找掩护,  因为那是他们接受的训练,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但麦卡锡却冲到了总统的面前,这无疑需要过人的勇气和胆识,但在接受采访时,麦卡锡只是谦虚地称,那只是他受训后的“习惯反应”,当时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用身体去挡住子弹。   

 
    在美国密勤局,特工接受的训练就是掩护和疏散总统。为了保护总统,特工必须尽量增大自己身体的面积挡在总统面前,而不是蹲下。因此,麦卡锡的表现跟跟骁勇善“战”的能力、勇气无关,更多的是与他在接受训练后,养成了像金子一样贵重的行动习惯有关,他用习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用习惯,管理自己。在执行团队中,真正管理执行者的是他用自己的习惯来管理自己,他们们完全可以选择习惯,并可以有目的地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显意识完全有能力训练潜意识。因此,再也不能无意识地任由不良的行为习惯继续下去了,而必须有意识地构建新的行为方式,这便是有目的地去训练! 


    一个秘书要转正了,转正的时候办公室主任跟他谈话,问她这3个月来感觉对她帮助最大的人都是谁?这位秘书一共说了5个人。与这位秘书谈完后,办公室主任立刻找到了司机谈话。因为在整个公司中,这位司机和秘书的接触是最多的,但是谈到5个对秘书帮助最大的人,都没有谈到司机的名字。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老员工是失职的。经过谈话,他认识到自己确实是没有主动地、有意识地帮助这个人。接下来这位司机就慢慢形成了帮助新人的习惯,下一个新人来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帮助新人。当越来越多的员工形成这种习惯之后,执行团队的教导之风就会传播开来。
    

小习惯,大意义。好习惯造就好结果,坏习惯酿成坏结局,小习惯确有大意义。一个执行者最需要的好习惯,就是与上司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1、勇于承认错误;承认错误是执行者最大的力量源泉。当错误发生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因为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由执行者主动认错也比管理者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谅解。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的,是那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
   

2、上司犯了错误时,不要做救世主;上司不是神,总有自己的缺点,他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当他犯了错误千万不能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拯救他。更不能把“拯救”的事总放在嘴边,结果很不好,很多时候做了好事,却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就做了错事。执行者就是上司的参谋和助手,弥补发生的错误这是工作的本份。
   

3、出现了难以解决的矛盾时,来一次建设性的冲突;执行中,上下级之间难免出现矛盾和分歧,牢骚和抱怨往往徒劳无益,带着建设性的意见去交流比挑剔更重要。别人毛病太容易了,再好的厨师都能挑出毛病来;春晚年年被骂,挑别人毛病有时能带来快感。在职场中,能够顺利被提拔的执行者,就是牢骚特别少,建设性意见特别多的人,因为他明白,说那些没用,还是要执行。
    

4、主动开放自己的资源;执行者怎样对待管理者、客户,管理者、客户就会怎样对待你。没人会忍心欺负孩子,因为孩子把他拥有的一切都向成年人敞开。士为知己者死,管理者可以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下属鞠躬尽瘁的.

     

5、尊重资浅上司的权威;上司的权威是由上司的角色决定的,执行者对上司的尊重是对岗位角色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取决于上司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资历,这是职场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