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还太新,所以要对现实赋予新的视角。
与当代舶来的魔幻现实主义完全不同,中国文化一向是向后看,总是从历史中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
经济学一刻都不放松时间之于理论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长时间的实践验证,任何理论或观点都不能成立。
与过去10年2%的CPI平均涨幅相比,11月份5.1%的月度涨幅让许多人感到震惊。不过,与1994年24.1%的CPI年度涨幅相比,这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得大惊小怪。
1951年以来,国内CPI走势经历了几次大幅波动,分别是建国初由物价高涨到1957年的负增长,1958~1961年的物价狂飙和随后2年的报复性狂跌,此后进入18年的高度稳定。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背景,决定了物价的大幅上涨主要是宏观决策失误与自然灾害导致的。1978年以后,最初的物价上涨主要是放开农产品价格管制的结果,但涨幅很快便随着农业增产而回落。1984~1994年的物价持续快速上涨,一方面是工资上涨推动的,另一方面或更重要的是工业品供给严重不足导致的。1995~1999年,持续扩张的工业品产能,加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不贬值政策,令物价持续快速下降,出现连续5年的通缩走势,物价的累计降幅与上一次发生在1962年和1963年的通缩大体一致。
与改革开放前20年的大幅波动相比,1999~2009年的CPI走势显得非常温和,年度最高涨幅5.9%,最低为-1.4%,10年平均2%。
关于发改委确定的明年CPI调控目标,以过去59年平均涨幅3.6%的角度看过来,4%依然是温和的,即便是突破了5%,也同样是温和的。如不出意外,明年的CPI全年走势将呈现前高后低,四季度很有可能回落到历史均值以下。
1951年以来CPI走势是怎样的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