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BIZ]深度评论
朝鲜日报/撰稿=全炳瑞,庆熙大学中国经营系兼职教授 (2010.12.15 17:24)
- ▲图=朝鲜日报
结果,亚洲的对美出口领域越是繁荣,产品就越少,流动性也越多,从而饱受高物价的困扰。而美国表面上发出濒死哀嚎,实际上却享受着低物价、高收入的好处。
最近,亚洲国家和地区陷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设下的“量化宽松政策的陷阱”,面临着更大规模的流动性危机。因为,量化宽松这一“病毒”穿上游资(短期投机性资金)的外衣开始潜入亚洲金融市场,制造资产泡沫。
美国释放的资金首先涌向香港,然后盯上韩国等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国家以及中国大陆等制造业发达但金融领域不完善的国家。韩国已经在衍生商品领域挨了香港投机势力的当头一棒。
最近,外国人也可以投资的上海B股连续三个月暴涨。虽然中国政府重拳出击,但房价仍未下跌。中国物价也超过了政府的控制目标。
中国从12月份开始进入“政治季节”。明年3月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中国政府将通过各种政治会议确立2011年经济发展的大框架和2015年之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首先,在本月10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立了明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大纲。其方向是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从出口为主转向内需为主。另外,还将推行货币紧缩政策,以应对游资和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中国时隔两年重新将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模式。
中国政府最近彻底废除了针对外国资本的优惠措施。与此同时还开始对游资和投机行为进行调查,同时严格管理外汇,缩小贷款规模并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中国制定了五年规划和2020年之前的总体规划,以应对游资。试问,韩国是否制定战略应对这样的中国。
机会来得快来得快,去得也快。当韩国向中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出售挖掘机并为赚到一点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向世界出口价格高达挖掘机几百倍的时速480公里的高速列车。
金融领域如何?当中国在上海浦东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时,韩国只知道大喊建设东北亚金融枢纽的口号,但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亚洲最大的金融市场就在韩国旁边,但韩国金融机构的对中战略却没有任何变化。
在同中国的金融竞争中,韩国渐渐落后。中国不仅要在手机和汽车领域超越韩国,还要在金融领域超越韩国。
今后十年是亚洲时代。全球资本现在正不断涌向东方。其中的投资首选地就是中国。外国投资者现在在韩国股市购买股票的趋势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他们购买韩国股票是因为韩国企业在中国赚钱。但是,中国曾给外国投资者提供的优惠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韩国制造业不能建立不同于现在的收益模式,外国投资者必然会毫无留恋地离开韩国。在这种情况到来之前,韩国金融业应该找到代替制造业在中国赚钱的机会。
当今韩国再次掀起购买中国基金的热潮。但是,如果中国转向紧缩模式,就要调整投资时机。明年中国的进出口增长可能会从30%降至10%,因此,韩国出口企业必须制定对策。
2011年是韩国的最大贸易国中国彻底改变持续了30年的增长模式的第一年。因此,韩国现在必须全面改变对中投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