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房产商钱途堪忧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央行就开了动员大会,各大金融机构也紧跟其后,为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鼓与呼!

     央行会议指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据从工行、农行、中行、交行、进出口银行了解到,各家银行日前都传达并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同时提出2011年的工作重点。据悉,明年商业银行在具体的信贷操作上,对于房地产等可能引发资产价格泡沫或通货膨胀的领域会严加控制。

     今年,虽然证监会此前没有明确对外宣布暂停房地产公司的再融资审批,但随着房企重组申请和再融资审批相继暂停,国内房企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大门已全部关闭。

     其实,就在2010年,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房地产一级市场融资额为不超过100亿元,相比2009年的1218.35亿元而言,显得很是寒酸。其中通过首发和配股募资的资金为零。在这样的环境下,房企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到境外寻求融资渠道;二是在内地另谋出路。

     但是,境外寻求融资渠道也不是所有房地产都能实现的,对于所谓大房企都困难重重,相对于中小房企更是天方夜谭;内地另谋出路,担保、私募和基金也许是国内融资的三驾马车,但也有像走钢丝般做高利贷的。

     对银行来说,信贷可能引致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信贷总量过多投放,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流动性过多会助推资产价格泡沫以及物价上涨的压力;二是信贷投放存在结构性问题,过多地投向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领域,房地产行业。

     我们更多的预测,201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将在16%左右;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目标规模可能为7.5万亿左右。那么,明年的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的论调,估计会是中性偏紧,但是对于房地产来讲,不论是开发贷还是个人住房贷款,恐将被严格限制。
     当把对房地产的调控看作是稳定通胀的核武器或杀手锏,明年楼市的钱途会堪忧的。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缺钱就像孩子缺奶,不仅会营养不良,还会出现开发企业健康成长隐患的问题。

      剔除所谓形形式式的境内外房产商融资渠道,最理想的融资渠道是客户的成交或者叫资金的回笼,否则,融的资也会债台高筑,甚至企业破产。

      我们可以展望,2011年的中国楼市,是客户争夺赛,也是产品和服务争霸赛,更是房产商和营销策划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包含房价杠杆在内的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