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生猪追溯过程中的应用,一直被业界认为是RFID最具爆发性成长的潜力市场之一。自2006年以来,就有RFID企业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直到《中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RFID技术在中国生猪追溯市场中的发展并没有人们预期的迅速。
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对建立和健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里程碑的重要作用。而在建设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过程中,生猪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又被放在首位。因为,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近些年连续发生的生猪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的发展,而且也给百姓生命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我国生猪屠宰行业技术管理水平落后,覆盖生猪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尚未形成,所以,建立生猪流通监管体系便成为摆在政府主管部门迫在眉睫的任务。
2009年6月2日,在《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的第二天,商务部会同财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放心肉”工程的工作目标是:在屠宰环节完善定点设置规划,健全监管制度,建设省、市、县三级上下贯通的屠宰监管技术支撑系统;在肉品产业链上,强化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溯源机制,建设屠宰、批发、零售环环相接的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在产销方式上,支持大型屠宰企业发展先进的生产和流通方式,扩大品牌肉市场份额,最终形成企业规范经营、政府高效监管、行业严格自律、舆论有效监督四位一体的肉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杜绝发生肉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为推动“放心肉”工程的有效实施,商务部、财政部决定选择部分省市进行“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并下发了试点申报的有关通知。
2009年7月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了北京、上海、山东、广州等10个省、市作为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安排资金用于试点地区屠宰监管技术系统、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和大型企业冷链建设。7月27日,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支持大型屠宰企业肉品冷链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了项目需求及要求。在这些方案的需求中,为RFID及IC卡的应用开启了一个广阔的市场。
2009年12月31日,商务部又下发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5年)》。《纲要》明确指出:在2010至2015的五年间,全国将逐步形成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区域性肉品加工企业发挥重要功能作用,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定点屠宰企业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纲要》把“加快行业升级改造,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列入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纲要》指出:对符合定点屠宰设置规划,达到定点条件和标准的定点屠宰厂(场),要推动其在屠宰加工、肉品品质检验、冷链设施、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严格执行屠宰操作和同步检验等制度;要督促其建立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可追溯体系,鼓励其采用能满足卫生和质量安全要求的先进工艺,通过ISO9000管理体系等认证。 《纲要》的发布,对加快全国“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推动意义。
进入2010年,围绕《纲要》的推动与落实,商务部的推动力度明显加大。2010年4月1日-2日,商务部召开全国商务系统食品安全暨屠宰行业管理工作会议,全面研究部署2010年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和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是《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实施的第一年,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要以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为核心,紧紧围绕《纲要》的落实,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在这五项重点工作中,继续做好“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提出三项工作内容:一是继续加强行业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屠宰企业监管系统,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监管网络。二是在部分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开展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建设,形成从生猪入厂到肉品销售的完整信息链,确保责任可追溯。三是支持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进行标准化示范改造。
围绕这一工作部署,2010年我们看到商务部确定的试点省市都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2010年10月21日,商务部在上海召开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德铭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本次会议上,更加明确了建设追溯体系,是提高肉菜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指出:对于追溯体系的建设采取城市试点先行,逐步全面铺开的策略,追溯范围也将从猪肉,扩大到蔬菜以致各个层面。
通过政府的这一系列积极举措。我们看到以猪肉追溯系统为核心的动物追溯市场正在迎来一个发展的良机。以2009年,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到3.16亿头为参考基数,可以预测:这一市场未来对IC卡、RFID电子标签、读写设备、射频识别电子秤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尽管现在还处于试点阶段,对是否采用RFID技术作为主要的追溯载体还没有最后定论,但是,通过试点人们已经看到,利用RFID技术建设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具有其他技术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随着“放心肉”工程的快速推进,人们一直期盼的“动物身份证”规模化市场将会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可以预见:在这一市场中,对于已经耕耘在其中的的厂商,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出现2011年。而对于未进入的企业,面对一个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市场,把握机会、实时切入,不失为一种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