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单纯而沧桑的“离骚”——读曾维浩《离骚》


      

     曾维浩的长篇小说《离骚》,以命运曲折的王一花为主人公,写出了一段丰富复杂的历史。王一花原是“常德城里一个中户人家的乖巧女儿”,日寇陷城,家破人亡,她因为漂亮被马团长看上,才十五岁就嫁了,地下党李一和带王一花返回老家都梁城,都梁的地主龙玉看上王一花,娶回来当了五姨太。接着是翻天覆地的巨变,解放后龙玉跑了,十九岁的王一花成了挨批斗的“地主婆”,开始了她最痛苦的一段人生。但这一段日子,也是王一花寻找自我的过程,她在新中国试图摆脱“姨太太”的身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此她到一个遥远的乡村去做了“人民教师”,开始了新的生活。小说通过王一花与马团长、李一和、龙玉、邓子彪、张副区长等不同男性的情感纠葛,写出了在历史大变局中私人情感的丰富复杂,尤其是吴天成对她数十年的的柏拉图式情感,跨越了不同时代,而当他们最后走在一起时,两人都已经老了,小说对这样一段穿越历史的情感的描述,既单纯又沧桑,让人感慨、感动,也让人看到了历史中的诗意。

    小说中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王一花与女儿张一芬的命运对比,如果说王一花竭力从“姨太太”的身份中摆脱出来,重新获得做人的尊严,而在“新时期”成长的张一芬,则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她的情感生活是从单纯走向了迷乱,她与画家的三角恋爱,与香港有妇之夫林先生的情感故事,显示了新时代新的情感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轮回及其沧桑无情,小说通过王一花及其女儿的命运,显示了不同的历史转折及其对人情感生活的影响,而吴天成与王一花的爱情故事,如一曲单纯而又沧桑的“离骚”缭绕其上,恍若一个童话或传奇。小说故事曲折、语言晓畅,具有历史感与艺术性,颇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