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歌词中也曾唱到:“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可以肯定地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而任何一种忽视民意、不按规律办事的事情,都是对普通民众的不尊重,也是对党和政府形象的亵渎。
“应把为民负责看重一点”,卢展工书记用最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为官者的责任和使命。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要不断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就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老百姓;就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按规律办事,真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地方政府焦急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节能减排绝不等于拉闸限电,而是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腾出空间和资源发展技术含量高、能耗小、污染少的项目,让资源利用率更高。从卢展工书记“把老百姓的民用电拉掉,把正在好好生产的企业的电关掉,这叫为民吗?这叫发展吗?”的愤愤之语中,我们足可以看到把“政绩”变“政疾”的社会诟病,也看到了不尊重经济规律的政府官员其实还是大有存在的。
节约能源,低碳生活,这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政府对世界作出承诺。但设若为了迎合某个潮流、完成某个任务,就要牺牲人民的利益、甚至将群众的利益抛到九霄云外的话,那是不科学的,也必定会受到人民的唾弃、后代的唾骂。
卢展工强调说,“真正对人民负责是不容易的,把为民负责看得重一点,就是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老百姓,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按规律办事,真正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否则,领导观念转变不了,领导方式转变不了,工作方式转变不了,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无从转变,发展和为民就会变成一纸空谈! ” 卢展工严肃指出,大面积停电给老百姓生活、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大家怨声载道。我们要真正弄明白,节能减排靠的是发展,而不是靠拉闸限电!”
万事民为先。要坚持掌权为公,用权为民,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认真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要注重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忧,必有所虑;民有所难,必有所助;民有所求,必有所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社会发展到今天,电几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依赖。用电固然可以减少,但几乎不能不用。只要消费者不拖欠电费,供电部门就应当保障正常供给,无故断停,不仅违反了与用户之间的契约,也是对他人权益的一种侵犯、是对市场法则和国家法律的公然挑战。
如何把节能减排和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有效地统一起来,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性课题,如何兼顾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人为本,逐步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深思和面对的问题。——“应把为民负责看重一点”,这是对全省党员干部提出最实际的要求,更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核心所在!
(李吉明2010年11月8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