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搜狐IT跟天极传媒集团总裁李志高、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聊3Q之战。
我认为,抛开是非不谈,谈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腾讯是国内互联网市值第一的公司,360是客户端第二的公司,两个公司都在向用户撒娇。为什么说是转折点?过去几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过去的竞争都是基于“公司为中心”的竞争,是双方拥有资源的PK。而这一次,大战双方的都希望从用户那里得到力量,第一次,一个新趋势展示在更多人面前: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已经成为主流,被更多人认知,原来用户的力量这么强大。
以“用户为中心”也是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在种规则下,3Q大战也带来转折点意义的反思:
反思一:对用户权益的漠视。腾讯和360都是用户体验的高手,3Q之战甚至是两个首席体验官的战争。但是,这两个最能把用户挂在嘴边的公司却在做着伤害用户的事情,这也说明,只把用户体验当做产品利器是不行的,“用户为中心”能成为一个健康的生态,更需要用户的觉醒、用户的参与。比如,胡延平提倡的五大权益:选择权、隐私权、卸载权、索赔权、知情权,这五大权益,真的是特别重要。如果这五大权益能成为一种共识,对所有参与游戏的公司就是一种大的监督。
反思二:中国互联网多么缺乏“先问是非,再问成败”的价值观。“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互联网。腾讯是一个大公司,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公众公司,采取的策略依然是一个小公司的行为。这背后暴露的是腾讯的一个巨大软肋,一个竞争力强悍的公司,却有着价值观的不健全。真正伟大的公司,贩卖的是一种价值观,而不是一种产品力。这种价值观软肋,也表明,市值很大,不一定内心很强大。
反思三:对互联网大公司的监督,第三方力量严重缺乏,特别是NGO组织。3Q之战背后,暴露的是一个新游戏规则的战争,很多传统办法并不一定管用。但是,一些传统的方法依然管用,比如来自NGO组织的监督,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互联网上,这种监督大公司的NGO组织却很少发声。最近看到有个互联网反垄断联盟的民间组织,将向国家工商总局发起反垄断调查申请,准备肢解腾讯。如果3Q之战能激发起一大批NGO组织的兴起,也是一大幸事。
3Q之战:三点“转折点”意义的反思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