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平板的未来:走中国特色的平板之路




出手不凡!

 

    我想接着前几天的博文,继续平板电脑的话题。上次我在博文中提到了我眼中的iPad种种不足,有网友留言:用iPad看图片,效果最佳。

    对于这位网友的看法,我是认同的,但我们花几千元购得平板电脑,只是为了看看图片,追追时尚吗?显然不是,我们希望平板电脑在提供娱乐的同时,能够真正成为我们工作的好帮手。可现实如何呢?

    平板电脑蛋糕日渐成形,但全球市场呈iPad一家独大之势。iPad正式入华后,国内舆论也是言必称iPad。其实,平板电脑刚刚问世,中国的IT企业与国际巨头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本应该大有作为,但残酷的现实是中国的IT企业总体表现不佳,呈现出我们不愿看到的“山寨冲锋,二线打桩,一线观望”的趋势。

    你可以上网搜一下平板电脑,或者到中关村看一看,便会发现,平板电脑并不少,但除了仅有的几个品牌外,多数为山寨平板。中国的二线IT企业中倒是有汉王、爱国者拿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产品——TouchPad和aigopad,但售价均与iPad相差无几,有些款型还要高出iPad不少,是这些平板电脑采用的技术比iPad更先进?是因为步iPad的后尘,身价低了便不好意思?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为了在平板市场上混个脸熟?

    我们必须指出,尽管iPad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但中国企业不是没有机会。苹果平板电脑的全球战略很成功,一件产品要让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喜欢,只有一条道路最保险,那就是娱乐。这正是iPad主打消费娱乐的一大原因,但这恰恰也是它的短板,iPad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中国IT企业应该从这一个角度出发,推出与iPad定位截然不同的产品,走中国特色的平板之路,才是最现实也最理性的选择。



    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中国的IT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1月推出第一代产品E人E本T1,有意思的是,上市的时间甚至比iPad还要早几个月,所以称壹人壹本为国内IT企业在平板电脑领域的“拓荒牛”并不为过。

    第一个吃螃蟹勇气固然可嘉,但不一定吃到味道最美的螃蟹。壹人壹本吃到了吗?继T1之后,壹人壹本又于今年7月推出E人E本T2。从T1推出到现在,只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E人E本便占据了国内商务平板电脑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其实,不只壹人壹本,面对苹果这样强大的公司,任何一家公司要打平板电脑的主意都会慎之又慎,平板电脑的水有多深,水有多浑,搞不清楚,谁敢保证掉进去不会被淹死?这是中国企业按兵不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壹人壹本不仅推出了平板电脑,现在看来,市场定位准确,取得了预期的回报。E人E本的经验是:认同iPad的体验模式,但与iPad主打的消费娱乐市场不同,所以,E人E本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走面向中国的中高端商政用户群的商务平板路线。

    我认为,定位准确是E人E本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基于对中国人使用习惯和中国市场的把握,E人E本推出了比iPad更适合中国中高端商政用户群使用的平板电脑,每一项应该都是根据这个群体的独特需求而研发的。

    比如手写输入功能。经调研发现,华人长期以来习惯于用手写字,超过80%以上的用户对流畅的中文手写情有独钟,特别是高端政商人士,在移动办公中非常需要基于笔控输入的应用软件,于是,E人E本专为这一人群打造了“手写输入”。



    早在E人E本T1问世之初,壹人壹本COO方礼勇就指出一个真正的平板电脑应具备几个标准:超便携、全网络、强续航、全功能、消费电子化。而iPad也在“无意间”证实了方礼勇的这个平板标准,其他的平板电脑如果在硬件上达不到这些要求,很难获得市场的良性回应。E人E本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不仅具备了平板电脑的这些硬性条件,还坚持推行的“3A(Arm、Android、AppStore)+MindOffice(智慧办公系统)+4S(Solution、Sale、Spare part、Service)”的创新模式,有针对性的满足了国内高端商政用户的移动商务需求,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反馈较好。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平板电脑今年将达到1250万台的销量,两年后将会超过上网本销售量,按保守估计,2015年将会达到6600万台销量,甚至接近于笔记本销量。面对如此庞大的平板市场,我们的IT企业不能再犹豫了,应该充分借鉴E人E本的成功经验,找准用户及产品定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平板之路。我相信,如果做到这一点,国产平板电脑比苹果拥有更大的国内空间,决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