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想把它马上读完,又怕把它读完。因为读完之后,便没有了那份期待与联想,这是我读一本好书的感觉。《商道门徒》就是其一。
好书,比不得美女,站在哪里都招人的眼目,它是一盒茶、一瓶酒、或是一杯啡咖,需要我们静下来,慢慢品的。品,这个字,是需要相当地耐心与时间才能完成的。所以,许多好茶、好酒以及咖啡是在多年之后,才让人熟知,好书,自也不例外。
网络时空的发达,缩短了许多我们原本想也不敢想的距离,以至有多少东西从我们的眼界中渐渐淡出,比如书信、比如贺卡、比如你现在正读的这篇感想,当然,这是科技的进步。《商道门徒》也是这样走入我的眼界,虽然,我很怀念手捧好书的阅读快感。
书中的人物依稀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或是我们自己。都是以打工谋进阶的打工一族,激情、梦想、还有才华都是为人打工者的先决条件,我们喜欢并欣赏这样的人物。人性中本没有太多好坏之别,而当人融入商间,或是融入到经济社会里,人性总是在肯定与否定间徘徊。在刚入职工时,我们的目标仅是做好本职工作,升至高层时,我们的原则该是各为其主,而在高层呆久了,又会发现,只有自己控制的东西才最实在。这是境界,可也切实人的欲望要求。职场中,处处存在着潜在利益的争取与分配,在作者细如国画的文笔中,历历展现。
人的一生60%是用在工作与生活中,作者对主人公的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更是描绘之至,有点近似痛苦地解剖。掩卷而思,我们的情感生活与书中人物又相差多远呢?扪心自问,什么才算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个问题,对每个人来讲,好像都是终其一生要回答的问题。
用作者的话讲,男人的色心,只是正常男人的表现。而对于女人来说,对此要承担太多看不到的负担。所以,我们看到许多港台,尤其是香港的艺人,偌大的岁数就是不肯结婚,而只搞拍托,这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在里面。
小说的女主人公之一望月,对于爱情,始终是个执着的坚信者。这对我们现下熟视的物质爱情,无异于是一个冷漠的讽刺,同样,她悲剧地谢幕,更是对这种爱情观的强力反抗。我们在惋惜中反思,在反思中叹息。。。
情爱的坚持者还有翁虹,但这中间参杂的物质成分过多,以至我也常雾里看花地迷蒙与困惑,物质与爱情,到底哪个该占的比重大一点,拥有了物质的人,总是在觊觎着自己所谓的爱情,环抱爱情的人,却也常奢望着心底的那份物质。婚姻倒像刚刚平衡的天平,只要哪一方稍有探头的动向,它便不停地摇摆起来。如果用纳什均衡可以测定一份爱情均衡点的话,我想会减少不少人婚后的烦恼。
除了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在作者有心无心的带笔中贯穿之外,作者对人生的许多感悟也作了哲学式的归纳,在阅读中,我们会不时为这样的句子而交口称赞。另外,一个不得忽视的地方,就是作者辛辣入微的比喻运用,经常在从人的心底生出,而又行止到恰到好处。
经历,是创作的源泉,而思索,又是对创作的提升,希望吴君能为我们再献精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