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汉明
最近王力宏演唱的《改变世界》挺火的,其中有几句歌词,让人感触很深:“改变自己,改变孤寞,改变小气,要一直努力努力,永不放弃,才可以改变世界。”
还真是这样的:每个人,只要改变,就会有所不同。因为走进校园,人变得有知识有文化了;练芭蕾练瑜伽,奥黛丽•赫本一样的气质就出来了;人要是总在一个高雅的环境里生活,也会变得有涵养得多……
这是关于人的改变。其实,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也可能因为自身努力,永不放弃,会有很大改变。
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个人。100年前的1910年,上海一个叫陆士谔的人,梦想上海有了巨大的改变——地下有了隧道,隧道里铁轨,电车在里面来回穿行。长虹一样的铁桥,横卧在江面之上……从桥上走到对岸,竟然看到了一栋栋洋房,马路八达四通。
经过中国人的孜孜以求,100年后的上海,终于有了巨大的改变,实现了他的梦。
今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人们的素质提高了——中国馆,排队3小时;沙特馆,排队6小时……以前这样的排队时间会让人十分烦躁,但经过世博会的“洗礼”,已经见怪不怪。甚至文明排队、遵守秩序的理念,渗透到了大家的生活习惯中。
在世博会开幕前,组织者担心参观者随地乱扔纸屑、踩踏草坪……但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虽然偶有违规者,但经“小白菜”们劝阻后,违规者不好意思起来。
比如,低碳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本届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这次人们参观世博会,果然处处可见低碳元素:有国内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节能LED光源、电动汽车等。在世博会举办的半年时间里,有70多万上海市民参与环保活动,回收了1000多万个、113吨的纸包装,“物资循环利用”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
比如,高新科技技术的应用——世博会上,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的4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一一让人们熟知。未来,这些高新技术有望广泛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改变。对于我们名流人来说,说不定除了在建筑工程上充分应用“靓丽顶”、“智能膜”、“生命篷”等外,今后会将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到房地产上,还会在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造福百姓,造福社会。
所以,那些看了世博会的地产人,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那些没有亲临现场的地产人,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世博会的种种,也在改变之中。
有专家说,这次世博会对人和生活的改变,将达60年之久。而这次世博会,将加速开发企业之间的分化,带来开发市场的改变。因为,住宅的产业化和低碳化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这也是未来楼市的竞争趋势,比拼的就是综合成本优势、研发能力、产业化能力,在此前提下,开发企业也将加速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看了世博会,地产人会有所思,有所悟,并会将“为大于细,超越满意”的理念谨记心中,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中国百年长青企业。
往期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