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大“乌龙”
从前天(11月15日)晚上开始,一条消息经由微博开始在网上疯传——美国航天局(缩写为NASA,下同)于11月10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预告,称将于11月15日12点30分(北京时间16日凌晨1点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消息将“足以震惊全人类”。
尽管在此消息上传网络不久就有人指出,NASA官网发布的预告原文中,并没有“震惊全人类”的文字,中文微博中的表述,可能是无意或有意的误译。但这条误译的消息还是在“震惊全人类”之前,率先震惊了中国网民,一时间,除了不断复制、传播同一条消息之外,无数种猜想、设想、假想、臆想,让这条消息变得愈发丰富和夸张,以至于无数人守候在网上彻夜不眠,等待第一时间“直击”NASA的发布会,以便抢先获得第一手信息。
结果,NASA发布消息称,经过NASA所属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持续多年的追踪观测,在距离地球约5000万光年的M100星系中,发现了一个“最年轻”的黑洞。这个消息,严格符合NASA网站预告中所称的“异常物体”,却和中国网络上疯传的“震惊全人类”相去不止5000万光年。
那个被确认“年龄”只有30岁的黑洞,对地球、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有交给天文学家去解释,但一个未经披露的消息,却在以讹传讹的过程中搅扰、震惊了无数网民,以致成了一个惊天大“乌龙”,其传播机理和后果,却值得分析研究。
首先,将NASA网站预告上的“异常物体”,有意或无意地误译成“震惊人类”,并经由微博进行传播,无疑成为第一个“病原体”,随后借助微博的“病毒式传播”而广为扩散;同时在呈几何倍数的传播过程中,上一级的猜想、假想,乃至恣意的想象、恶搞,都可能在下一级传播中被作为事实复制、引用,以致愈发漫漶无边。一个最夸张的描述是,已经有数架外星人的飞船在太阳系某处集结,并已经在数年前便与NASA建立了联系,NASA即将召开的发布会,就是要公布和他们最终沟通的结果。而他们可能的目的,是帮助人类修理黑子频发的太阳,以避免2012的到来。
虽然不会有多少人真正相信这个带有明显科幻色彩的说法,但从一条未经发布的消息中,生出如此丰富的联想,还是让人不得不感慨微博传播的魔力。而在微博传播代替了传统的口耳相传,以至于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都呈几何级数倍增的“新信息时代”,如何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还能有效判断某一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全面,确实是全新的课题。当然,随着NASA的权威信息于16日凌晨发布,此前的所有传言都成了笑谈,证明权威机构的信息发布,在新消息时代中,仍旧有不可替代的正本清源的作用。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在一个信息充分共享的时代,公共机构维持其信息权威的前提,是其所发布的消息,必须不断在公众的监督、质疑,和不断传播、印证的过程中,证明其自身的权威可靠,却再不可能靠传统式的信息壁垒,维持其虚假的权威性。如果公共机构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致使公共机构也失去信息的权威性时,社会便会陷入无边的信息黑洞。对于仍然生活在当下世界中的我们而言,这个黑洞比5000万光年之外的那个物质黑洞更加可怕。
这个“乌龙”带给我们的意外乐趣是,它让我们再次充分感受到人类对可能存在的地外生物,乃至比我们更高级生命的无限兴趣。在那个外星人帮助我们“修理太阳”的浪漫想象中,蕴含着一种朴素而可爱的念头——随着有能力把目光投向越来越宽广的宇宙空间,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可能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