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绩溪惊现吴晗致尚钺的信


 

  2010年4月29日,到安徽绩溪参加胡宗宪抗倭纪念馆开馆仪式,意外发现了一封吴晗写给尚钺的信。纪念馆投资人杭嘉集团的董事长姚民和先生对我说,他藏有许多名人信札,其中有吴晗的信札。他特别向我提吴晗的信札,大概是因为得知我是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的缘故。我心里想,这里怎么会有吴晗的信札,是真的吗?我请他拿来给我看一看,他同意了。第二天,他如约前来。信札已被装裱成册页,硬封面,用锦裱糊,很讲究。封面题签用洒金笺,“吴晗手札”四字,书法颇佳,黔“古癖斋主”印。“古癖斋”三字为白文,“主”字为朱文。手札十六开,共七页,元书纸,信笺天头有一号仿宋字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用笺”字样,页面有栏线,每页竖行八格,边框较粗,格线稍细,均红色。

正文毛笔墨字,行书。开头写“健庵同志:”末署“吴晗”。“健庵”,如此熟悉,这是我的老师尚钺的号。这竟然是一封写给我老师的信!这是一封论学的信,所讨论的是一部书稿,从内容看,是尚钺老师就一部书稿向吴晗征求意见,吴晗回信予以答复。信的内容十分具体又十分专业,难以造假,即使造假,一封信对造假者也无大意义。可以确定,这是吴晗的手札真迹。

以下是部分内容:

键庵同志:

    你的文章已看了三次。确曾和尹达同志谈过。

    主要的问题是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不明白。同样的,我想,会有更多的人看不懂,不明白。

前两次看的意见,读过后也就忘了。昨天晚上又看了一次,在原稿上遵嘱作了些记号,供参考。

扼要提供意见如下:

一,页八一五,十五世纪中叶以前,前到什么时候呢?

二,讲资本主义不清楚,萌芽是什么?页八十六讲的和以后所举的例也不甚符合。

三,页八八,三十三个市场是钞关所在地,是洪熙宣德间的情况,以后经过二百年的发展,十五六世纪的情况是否可以概括呢?

…………

看得并不仔细,有些问题提得可能不恰当。因为你要我以老战友的友谊提意见,

老战友不应该不老实,旧老老实实地提出这些不成熟的问题,供考虑。

    很潦草,乞恕。

敬礼                                 吴晗 十卅

 

显然,这封信讨论的是一部有关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书稿。新中国建立后,尚钺老师作为历史学的重镇,在史学研究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中国历史纲要》曾经风靡一时,不仅作为高等学校的教科书,而且作为干部学习中国历史的基本读物并被苏联、波兰等国翻译出版。尚钺老师的代表性研究是中国古代史分期和中国古代社会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吴晗与尚钺老师讨论的是哪部书,信中没有指明。尚老师生前曾出版过《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三联书店,1956年)。还有一部在中央高级党校的讲稿也刊印过,那就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探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1959年)。据推断,他们讨论的大概是那部《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如果是,这封信应写于1956年以前。

尚钺老师逝世后,为编他的文集,我整理过他的遗稿,当时没有见到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书稿。现在可以见到的这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是铅印本,页码肯定与手稿不同,内容也肯定进行了修改。所以信中说的究竟是不是这部书稿还要仔细分辨。

信中提到的“老战友”,当是指上世纪四十年代吴晗与尚钺在云南的一段关系。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尚钺老师到云南大学任教。一方面,尚钺老师与华岗、楚图南组成三人小组在青年和文化界开展进步活动,同时,尚钺与吴晗又都是民主同盟的成员,共同参与民主运动。当时政治形势险恶,云大教授闻一多甚至被国民党特务枪杀。尚钺老师曾冒险为闻一多料理后事。尚钺与吴晗不仅是民盟同事,而且也都是民盟《民主周刊》的积极撰稿者。所以他们是“老战友”了。

这封信,使我们又一次见到了他们的一个侧影,也告诉了我们两位“老战友”——政治的和学术的——交往的一段故事。是一封有价值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