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学者提出了一种说法,即“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资本主义萌芽说的理论根据。基于长期研究,史学界形成的广泛共识是,中国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史学界对这一结论从来就存有分歧。比如,什么是萌芽?萌芽占多大比重?萌芽为什么没有继续生长?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根据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笔者则认为,明清易代是中国近代化迟滞以及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的转折点。
明代中...
作者文章归档:毛佩琦

寻找民族身份认同 国学让世界读懂中国
让西方读懂中国
中国人有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事实上,中国也曾在多种场合提出这种理念。中国对外宣传的力度依然不够,关键在于语言体系的迥异,中国人能获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寥寥无几,中国人的语言不能为西方世界所理解是原因之一。孔子学院的语言传播工作显然很重要,但只教授语言不够,更重要的是把语言作为东西方交流与互通的桥梁,传播中国人的理念。
西方人或许对中国人是有一些误解,在国际舞台主持正义,在国际交往中扶弱济贫、主张平等是中国固有的理念,中国需要做的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让西方世界真正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言行合一的伟大民族。
共享天下之福 中华民族之天下...
“大明公司”的家族治理
元月四日,在泰西之帕多瓦小城,将有翡冷翠之行......
烽火离乱见痴心,
净土原不方外寻。
歌管浅唱追韶韵,
...
中国速度,从詹天佑开始发力—— 陈典松詹天佑传《家国情缘》序
&n...
静下来,倾听她的心声!-----翁美玲新诗集《矛盾》序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借助文艺作品可以品味百味人生,读一部好作品,如同有了一次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为什么需要诗?因为诗可以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微妙的情感。凡不易表达的,就用诗句去说吧,诗意无穷,一句可以顶多少句呢!诗人是最敏感的人群。社会万象,人生百态,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或豪放或婉约,都可以在诗人那里得到极致的描述和宣泄。所以人们爱诗。写诗,倾尽肺腑,一吐为畅;读诗,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
中国号称诗国。唐诗、宋词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新诗在我国兴起以来,从《尝试》、《女神》开始,很是...
安徽绩溪惊现吴晗致尚钺的信
2010年4月29日,到安徽绩溪参加胡宗宪抗倭纪念馆开馆仪式,意外发现了一封吴晗写给尚钺的信。纪念馆投资人杭嘉集团的董事长姚民和先生对我说,他藏有许多名人信札,其中有吴晗的信札。他特别向我提吴晗的信札,大概是因为得知我是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的缘故。我心里想,这里怎么会有吴晗的信札,是真的吗?我请他拿来给我看一看,他同意了。第二天,他如约前来。信札已被装裱成册页,硬封面,用锦裱糊,很讲究。封面题签用洒金笺,“吴晗手札”四字,书法颇佳,黔“古癖斋主”印。“古癖斋”三字为白文,“主”字为朱文。手札十六开,共七页,元书纸,信笺天头有一号仿宋字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用笺”...
安徽绩溪惊现吴晗致尚钺的信(续)
我也丢了一封信
吴晗的信怎么会来到绩溪?姚先生告诉我,是他从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买到的。姚先生的收藏还有什么人的信札不得而知,但仅此一件,已够令人惊奇了。 是文化被追捧,还是那些古董贩子发财的手段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
顺便提一件滑稽而令人气愤的事。一次偶然浏览网页,发现我的一封信竟然在网上被拍卖!那封信写于1987年5月2日,是我写给中国历史博物馆李泽奉先生的,信中说的是我们编撰《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一书的事。那封信怎么流出的呢?是不是历博改建时,清理李泽奉先生的办公室,把它当废纸处理了?我曾想向李先生询问,后得知李先生正在病中就作罢了。但不久又一件事发生了。我画的一幅画也在网上...
无关进步改革——从历史逻辑出发给张居正定位
要给张居正定位,先要弄清楚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张居正生活在明代后期,具体地说就是在嘉靖到万历年间。他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中进士,选庶吉士,逐渐做到翰林院侍讲学士。到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中央决策。明神宗即位,他与宦官冯保联手,搬倒内阁首辅高拱,成为内阁首辅。从此,在神宗小皇帝之下大权在握,主持朝政达十年之久。那么,张居正所处的是怎样一个时代呢?
明朝从建立到灭亡中间起起伏伏,一共经历了277年。这277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开创建国期(洪武—永乐)、守成期(洪熙—弘治)、祸乱期(正德—嘉靖前期)、中兴期(嘉靖后期—万历前期)、败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