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本周公开市场本周净回笼资金620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8日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620亿元。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本次加息之后,不同期央票收益率出现不同程度上调。可见在通胀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央行不仅仅通过加息,还采取净回笼以及提高央票收益率等多种手段控制市场流动性泛滥局面。不过在现阶段,央行几大手段还未真正显示出威力,市场流动性泛滥情况短期内不会扭转。
●李稻葵:人民币汇率政策应更灵活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周五表示,人民币升值是长期趋势,中国汇率政策应更加灵活,由市场决定人民币是否升值。长期来看,人民币应随市场力量推动逐步升值人民币逐步升值可参考危机前每年3-5%的名义汇率升幅,这一幅度是可控的,“没那么可怕”。他还强调,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过程应以国内实际情况为基础,不仅是外部压力,中国汇率政策应保持央行提出的可控性和渐进性,不能升值太快,否则出口企业将面临亏损。
●美联储在下周的例会或决定不采取任何措施
美联储将于下周召开例会,由于近来的数据好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可能推出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产生了怀疑。
此前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于11月2日至3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启动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但潜在的购买国债规模与速度仍不确定。有媒体报道称,美联储未来数月或仅将购买几千亿美元国债,规模远低于一些人此前预测的逾1万亿美元。
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二十国集团(G20)某些成员国施加了压力,要求美联储克制采取或引发美元走软的连锁反应的行动,美联储在下周的例会上可能决定不采取任何措施。另外即便美联储如大部分市场观察人士预料的那样采取了新一轮定量宽松举措,鉴于近来出炉的美国经济数据强于预期,美联储的新一轮资产购买行动规模也会比较小。
中信证券胡一帆预计,美国第二阶段量化宽松政策规模将会有限,一方面因为经济总体趋势向好,另一方面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存在意见分歧,比如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是否必要、量化宽松能否奏效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政策等。预计政策规模将在5000亿至1万亿美元之间,超过1万亿美元可能性很小,因为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候其购买国债的规模累计只有2万亿。
●六大行业净利增幅超一倍
上市公司2010年三季报披露已近尾声,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10月28日,在申万进行分类的25个行业中,有24个行业的总体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受国内经济回暖的影响,黑色金属、电子元器件、交通运输、有色金属、其他采掘和交运设备等六大行业的净利润增幅均在一倍以上,成为今年前三季度最赚钱的行业。
业绩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封堵了指数下跌空间。尽管震荡仍旧将存在。10月以来周期性行业表现抢眼,尤其是以有色、煤炭为代表的资源类行业出现逼空式连续拉升,这一方面由于通胀压力下资源的金融属性推动,另一方面欧美经济的复苏也使得相关周期性行业需求全面回暖,并大幅提升业绩。在三季报即将全部披露完毕之际,业绩出现超预期增长的个股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解禁潮至 创业板迎来真正大考
2010年11月1日,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将迎来限售股解禁,统计数据表明,首批创业板解禁数量为11.94亿股,是现有流通股数量的1.17倍,而解禁市值高达333.18亿元。此外,12月底还有7只创业板合计2.3亿股股份将解禁。有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会在原始股股东的抛售下变成一地鸡毛,但也有人表示,经过解禁潮的洗礼,创业板反而会涅槃重生。
以创业板目前的高市盈率以及普遍不及预期的成长性来看,其股价大都已经处于严重透支的状态,下周一解禁的原始股东抛售股票意愿极强,无论未来创业板前景如何,短期而言投资者对创业板都需要保持相当的谨慎,回避创业板的系统性风险。
●新华社发布2009-2010中国物联网年度发展报告
日前中国物联网大会在无锡举行,开幕会上新华社发布了《2009-2010中国物联网年度发展报告》。《年报》认为,通过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实现物物相连的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之后,蓬勃兴起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是二十世纪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延展与归结。而汽车移动物联网(车联网)项目将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中国物联网投资基金也有望下月挂牌成立。
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实现物物相连的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将成为全球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预计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至2015年有望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中重要的一环,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十二五”将全面推动IPV6部署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日前表示,根据《国务院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工信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将统筹考虑资源、产业、应用、建设、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全面推动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部署。
IPV6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项重要新型技术应用,也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IPV6将对相关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从受益时间顺序上看,最先受益的将是基础网络设备商,其次是IT支撑系统及业务平台的供应商,最后是终端和内容供应商。
●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望年底前发布
从权威部门独家获悉,我国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预计年底前有望正式发布;规划初步确定,到“十二五”期末,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计划突破3万亿元,比2009年的总产值数据翻两番。
按照2015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3万亿元的目标,可以倒推出未来五年我国医药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左右,这与“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的增速接近。同时,医药界人士27日透露,由商务部制定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可能在11月初对外发布,未来药品流通业将通过兼并重组提升集中度。据悉,该规划预计将通过国药、上药、九州通等实力雄厚的商业医药企业来兼并重组优化药品流通行业。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方案出炉
工信部10月27日消息,该部日前印发了《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计划通过3年努力,使得我国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0%以上。鼓励企业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努力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方案实施期为2010年-2012年。
机械基础零部件主要指:轴承、齿轮、模具、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紧固件等,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水平、质量和可靠性。政府出台产业振兴方案,这对产业的龙头公司具有重大利好。在工信部的支持下,基础零部件产业巨大的进口替代市场即将打开。上市公司中进口替代空间较大,产品满足新能源、高铁、精密机床、工程机械等核心部位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包括龙溪股份、天马股份、中鼎股份等。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图强
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通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即“02专项”)支持集成电路产业,且支持力度还将加大。与“十一五”一味“做大”不同,“十二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进入“由大到强”的阶段。
在政府的全方位扶持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又一个“黄金时期”,龙头上市公司有望被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将为半导体产业带来机遇。上市公司大多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最有希望引领本轮“产业跃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