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自贸区规则 扩大与东盟贸易(东兴市)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在201011日建成后,只有熟悉自贸区的规则,才能更好地扩大东兴与东盟,特别是越南的贸易发展。现探讨如下。
一、尽量享受自贸区带来的经济效应
(一)CAFTA建成带来了多重经济效应
从最早开始的早期收获效应,到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再到投资创造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深入的合作还可以间接享受东盟的自贸区效应和普惠制等多重效应。要享受这些效应,首先要了解这些效应发挥的时间和进程。
1.早期收获效应
CAFTA2010年起,中国对东盟1090%的产品将为零,但是东盟的情况不一样,先是老东盟6国把其90%的商品关税将为零,新东盟4国要等到2015年才将其90%的商品关税将为零。但是,早期收获范围的农产品早就开始实施零关税,农产品的进出均可以享受零关税。东兴可根据东盟(越南)对农产品进口的要求做好,搭建好一般贸易和边贸的平台,更好地将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各国去。同时,做好进口越南和东盟农产品的工作。
2.抓住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
1)贸易转移效应是自贸区效应中来得最快的。要抓住贸易转移效应,就要掌握好该自贸区降税的进度。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减税时间表,除了上面谈到的先老东盟后新东盟外,还把关税降为零的产品分为一轨和二轨。老东盟国家的二轨降税产品从2010年起,每两年降一次,直到2015才能完成。因此,由此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会不断产生。相关的企业要紧紧根据降税时间表去抓住新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
2)积极收获贸易创造效应。自贸区实行零关税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从成员国进口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这种效应现在主要来自老东盟6国,新东盟4国的这种效应要等到2015年之后。
3.积极拓展投资创造效应和控制好投资转移效应
投资创造效应之一是区内对区内的投资创造,即指自贸区建成后,导致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增加。要推进中国企业针对东盟那些不降税的行业多用投资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合作。另外,要控制好投资转移效应。他的效应之一是区内对区内的投资转移。因此,要控制好该投资转移效应。
4.用服务贸易和投资来带动货物贸易
CAFTA的《服务贸易》协议是在WTO的基础上又开放了五个领域。这涉及到多个行业领域,旅游、文教卫体、咨询等等。在金融合作上,重点可以积极试行人民币结算业务。因此,要多在开展服务贸易上下功夫,它可以与投资合作相结合,并用服务贸易和投资来带动货物贸易。
(二)了解自贸区规则,用好自贸区规则
1.原产地规则是享受零关税的钥匙
    轴心-辐条效应(hub-and-spoke)说明签订自贸区协议多的国家可以带来更多的效应。以签订多个自贸区国家为轴心(H),其它的自贸区伙伴就是它的辐条(S)。在这说明这个效应,一方面是要弄清楚这种效应现在全球经贸活动已经通过多个轴心-辐条联系在一起了,另一方面是要弄清楚这种效应会引起对外投资的发生。原因就是通过投资来利用自贸区的原产地证规则,去享受自贸区的优惠安排。从图1可以看到,东盟的轴心-幅条效应与中国的轴心-辐条效应通过
两个轴心-幅条效应联在一起的示意图
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联系在了一起。现在,全球已经由多个这样的轴心-幅条将全球的经贸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目前的国际贸易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国别合作”转为了“区域合作”,原产地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一个自贸区协议就有一套原产地证规则。这是中国企业在与东盟开展全面经贸合作中要面临的新问题。要享受自贸区的零关税等优惠,就要了解和掌握自贸区的原产地规则。
2.原产地规则导致的对外投资
现在,中国企业和自然人利用东盟各国原产地证来扩大进出口有多方面的好处。除直接利用外,还可以通过到东盟国家投资去间接利用。以在越南设厂为例,可以带来5点好处。一是有利于更好地销往越南市场;二是有利于更好地销往东盟市场,因为东盟自贸区降税面更宽,加上老东盟国家对越南等新东盟国家有单方面的优惠;三是利用普惠制更好地销往发达国家。中国很多产品不再享受普惠制了,但是东盟国家依然享受。四是更好地销往东盟签订了自贸区的国家。中国与印度、日本等国还没有签订自贸区协议,利用东盟(越南制造)原产地证,就可以享受零关税的优惠。例如,中国小家电出口到印度的关税在10%左右,如用东盟原产地证的关税为零。五是绕开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案件的影响,让受到影响的产品重获新生。浙江的紧固件在受到欧盟反倾销后,把产品转移到马来西亚生产,其产品再次销往欧盟市场。
在进口方面,国外的资源在东盟国家增值40%再进入中国,就可以享受CAFTA的零关税。国外资源在中国增值40%再进入东盟国家,同样可以享受类似待遇。
二、建好边境合作平台,申报跨境经济合作区,积极开展跨境合作
(一)打造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边境线是CAFTA合作的前沿。在CAFTA的框架下,边界地区经济一体化可以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突破口,是先行的地方和合作最深入的地方。东兴要大力打造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形成广西提升沿边开放的最亮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零关税,由于越南要到2015年才实施。现在,其对边贸的进口有较大影响,但是对边贸的出口要到2015年才会有较大的影响。现在,边贸边民互市的金额扩大,这块的优势明显。东兴通过打造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贸商品交易会以及多个专业市场,不仅能扩大自身与东盟(越南)的贸易,而且可以形成促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
(二)大力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申报和建设
在东兴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或直接在越南芒街设立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区,不仅能更好地运用自贸区原产地规则,而且可以让北部湾港口得到更多的双向物流。因此,这里要重点说明中越在边境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双方的好处。它可以成为是促进双边合作非常好的平台,发挥中越双边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原产地规则,实施双向运作,可以大大增加边境地区的聚集效应,让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东兴要与越方大力共同推进。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对中越双方的好处
   1.集中越双方的优势为一体(见表1)
表1       中越陆地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双重优势

越方优势
中方优势
资源
电力供应保障
土地
技术和技术管理人员
劳动力
生产和后勤配套能力
三个市场(国内、东盟、全球)
国内市场
优惠政策
优惠政策

2.中方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得到的好处。一是可以利用越方的优势。在表1中列出的越方优势中,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基本清楚;越南“三个市场”的优势,前面已经说明重点加以说明。即在跨境经济合作区越方内生产的产品,可以用“越南制造”的原产地证,可以比在该区用“中国制造”的原产地证更好地进入越南市场、东盟市场和世界市场。二是可以充分发挥中方的优势。表1中列出的中方优势基本也清楚,在电力供应和配套能力方面,现在越南缺电,每年从云南和广西进口很多电力。跨境经济合作区内用电可由中方供电,不但保障该区的电力供应,而且电费比越南的便宜。加上中国电到保税区是出口,享受出口退税,更有竞争力。在配套能力方面,包括生产和后勤两个方面。中方在跨境经济合作区设厂比在越南的工业园区设厂更有优势,可以更好地利用中方国内的生产配套服务体系,配套的设施可以更快地进入该区。同样,中方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可以白天在园区上班,晚上回到园外的生活基地休息,家属也可以搬迁过来,工作更安心。加上有了幼儿园和学校等整套的后勤配套,可以吸引全国各地更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园区工作。中方如在越南设厂,后勤配套就大打折扣。另外,中国市场很大,但是东盟国家很多不希望直接出口原料,通过跨境经济合作区内加工后再进入中国市场,可以获得共赢的效应。
 3.方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得到的好处。一是该国优惠政策的洼地,有利于沿边开放,增加越南边境地区对外的吸引力,扩大利用外资,加快越南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边疆地区。二是更好地开发和加工资源。通过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加工,可以提高越方资源的附加值,促进边境地区的工业发展。三是让土地得到更好地利用。建设跨境合作区,可以使该区内的土地和周边的土地升值,得到更好地利用。四是增加就业,扩大劳动力红利。通过该园区可以培养越方更多的高管人才。五是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好平台,在园区的生产更好地拓展国内外市场(国内、东盟、中国、全球)。六是利用中国的优势,降低成本。例如,园区可由中方供电,弥补越方目前电力不足和电费较贵的缺陷。再如,与中国连结紧密,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和后勤配套。
     总之,在CAFTA建成后,东兴不仅自己要抓住机遇扩大与东盟(越南)的贸易,同时要搭建更好的平台来扩大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成为广西打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平台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