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 结构升级进行中
机构:国泰君安
研究员:易镜明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暂维持预计11年EPS3.92元
主要观点:
1.全年业绩有望超出预期:主营收入、营业利润分别为28.4、5.09亿元,分别同比上升21.3%、42.5%,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57.3%;EPS1.88元。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39.98%,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68个百分点,主要驱动因素是产品结构的升级。三项期间费用率整体略降,主要是财务费用率下降。公司预告全年业绩同比增幅50-70%,即eps2.67-3.03元,我们此前预计是2.71元,偏保守。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0.76元,主要是:(1)经营规模扩大和为降低采购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预付材料款9,238万元;(2)缩短部分原包材料付款信用期使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减少11,564万元;(3)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于报告期末未承兑或未背书转让的金额较期初增加23,224万元所致。
2.公司产品结构的升级在快速推进中。09年公司直立式软袋收入6.11亿,销量2.9亿;塑瓶收入8.6亿,销量6.99亿;玻璃瓶收入13.5亿,销量11.54亿。10年软塑包装销量同比增长60%以上。直立式软袋上半年销量增速70%,前三季度继续保持这个趋势。直立式软袋的发展将大幅推动公司的成长。
3.公司通过并购扩大品牌辐射区域,目前在国内九个省份设有生产基地,河南安阳的生产基地明年有望完工投产。
国药股份:业绩超过预期,战略价值仍然突出
机构:中投证券
研究员:周锐
评级:强烈推荐
盈利预计:
主要观点:
1.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促使利润超预期。
2.公司1-9月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68%,其中7-9月投资收益达到3,363万,除了公司参股的人福医药和青海制药利润增长之外,公司出售联环药业流通股获得的投资收益也较大.
3.除了投资收益外,公司营业外收入同比也大幅增长60.8%。
4.季度单季实现EPS0.25元。从季度数据来看,1、2季度国药的季度EPS均为0.15元,3季度单季达到0.25元,大幅增长;扣除出售股权贡献的投资收益之外,单季EPS大约在0.20元左右,也远高于其他季度。
5.公司利润增长有重新加快可能。国药股份5月份新总经理陈长青就任以来,公司对企业进行了梳理,对国瑞药业人员进行了调整,争取未来能有跨越式的发展,未来收入利润增长有重新加快的可能。
6.战略价值仍然突出。目前国控在国内的两大平台之一,国药股份未来作为国控回归A股平台的价值仍然存在,其战略价值仍然突出。
人福医药:业绩符合预期,享受麻醉药市场扩容
机构:海通证券
研究员:江维娜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维持原来对公司的盈利预测,2010-2012年的EPS分别为0.47元、0.62元和0.79元
主要观点:
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公布了2010年三季报,7-9月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51.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55.5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2元。1-9月实现营业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长50.33%,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20元,同比增长-2.12%。
2.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因为公司加强了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所致,毛利率有所降低,主要因为原材料物价、人工费用增长所致,但我们看到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尤其是销售费用率在1-9月期间从去年同期的27%降低到20%,整体而言,公司主营业务的经营状况是向好的。
3.至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投资收益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3.70%,系公司上期出售子公司中国联合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股权取得处置收益所致。我们认为这属于非经常性,对公司正常经营不产生重大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7-9月EPS为0.11元,同比增长57.14%。
4.行业壁垒高,市场潜力有翻番潜力。正如我们之前深度报告里提到,在国内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市场尚属于新兴市场,我们认为在未来将会在较低的基数上有较快的增长。以吗啡消耗量为参照判断出,表明目前我国吗啡使用量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麻醉药相对消费不足。在未来2-3年,我们认为手术量将增加到4000-4500万例,在现有基础上翻番,麻醉药品的需求量也将相应增长。
5.进口替代是未来趋势,内资龙头企业将分享行业高增长。目前国内市场中进口药物占主导地位,如阿斯利康的麻醉药品、礼来的抗焦虑抑郁药、西安杨森的抗精神病药、浙江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公司的抗癫痫药等。医改趋向于使用廉价药物。与进口产品相比较,国产药品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考虑到国家目前有加大医疗覆盖的强烈愿望而低成本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我们认为未来麻醉药物进口替代是必然的趋势。
6.宜昌人福或独享芬太尼市场增长。文中基于对手术麻醉过程的分析,结合对行业的理解,得出芬太尼系列不可替代性更强,市场份额和综合毛利率有望双升,未来重点延伸麻醉药产品线。
7.营销渠道加强。第三终端又一股,手术用药的刚性需求支持未来高速发展。销售强势的人福医药在剥离副业后成为麻醉药行业自上而下的首选。人福医药在业内销售相对更为强势,因此我们自上而下选择我们认为副业剥离后人福医药相对业内其他两个公司更加能够享受麻醉药行业的高速增长。
康美药业:药材贸易提供较大业绩弹性,上调目标价至22元
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李珊珊
评级:强烈推荐-A
盈利预计:预计2010-2012年实现EPS0.44元/0.62元/0.85元
主要观点:
1.公司今日公布3季报: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32%、47%,EPS0.28元。药材贸易同比增长50%,药材贸易受益药材涨价,毛利率同比提升18.5个百分点。
2.中药饮片受产能限制,同比增长12%。维持2010年0.44元业绩预测和“强烈推荐-A”评级,上调短期目标价至21.7元。
3.3季报保持较快增长符合预期:实现收入、净利润23亿元、4.7亿元,同比增长32.1%、47%,EPS0.28元,每股经营净现金0.22元。药材价格持续走高,拉动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上升6.1%。广告费用投入增加及新开河投入较多费用,营业费率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同比上升1个、0.3个百分点。投资收益4470万元为确认广发基金投资收益。账上现金达26.9亿元,但未来项目投资巨大,报告期增加了长期借款5亿元,短期借款3亿元。
4.季度环比增速加快:3季度收入、净利润环比增长7.4%、16%,同比增长51.2%、60.8%,单季度实现EPS0.1元。主要是药材贸易收入增速加快。
5.中药材贸易为公司最大利润来源:药材贸易实现收入约8.9亿元,同比增长50.2%。受益药材涨价,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8.5个百分点至43.3%,毛利占比大幅提升18.4个百分点至46.7%。账上存货余额高达12.9亿元,较期初增加2.6亿元,其中不乏药材贸易品种,为公司提供较大业绩弹性。药材贸易品种繁多,需极强的专业判断和资金需求,我们看好公司中药材贸易的长远发展。
6.中药饮片产能有瓶颈,预计2011年上半年有所缓解:中药饮片实现收入约7.4亿元,同比增长11.8%,毛利率受药材涨价影响,同比降1.4个百分点,毛利占比降至33.4%。新开河实现收入约6300万元,公司投入资金进行上游资源整合,打造国参高端品牌形象,新开河未来可能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成都基地预计2011年上半年投产,北京基地正在进行土建,预计需2011年下半年投产。
7.新药典统一、提高中药饮片标准,预计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2010年中国药典收录了中药饮片439种,并明确规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PCR方法等技术进行鉴定。饮片行业具有小、散、乱的特点,我们认为由于标准的执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检测仪器,大部分作坊式饮片生产企业将被淘汰。
国药股份2010年三季报点评:麻药工业投资收益&碘补贴带来超预期业绩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丁丹
评级:谨慎推荐
盈利预计:上调10-11EPS至0.65、0.78、0.92元/股(原0.60、0.74、0.90元/股)
主要观点:
1.前三季度净利增41%超出市场预期。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13.44%,营业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35.5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41%,大幅超出市场20%左右增长的预期。EPS0.556元/股,经营性现金流0.26元/股。
2.内生平稳,麻药工业投资收益&碘补贴大幅增长超预期。公司收入增速一般,毛利率微幅提升0.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增长14.66%,显示分销业务内生性增长平稳。超预期因素来自:1)、参股的宜昌人福和青药集团两家麻醉药工业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68%,投资收益达6403万元;2)、碘补贴增加使营业外收入达到3177万元,同比增长61%,其中主要是Q3单季实现营业外收入2905万元,而我们之前对全年的营业外收入为2000万元。
3.期间费用变化显示经营活动活跃、管控得力。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同比增长16.39%、略超收入。其中主要是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5%,显示营销活跃。财务费用因贴现等利率上升增长53.6%。但其中占比最大管理费用下降了7.2%,显示公司管控得力。
康美药业:稳步推进中药材一体化
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孙亮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公司2010年、2011年EPS分别为0.44和0.60元
主要观点:
1.2010年3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010年前3季度公司取得收入23.03亿元,同比增长32%;取得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47%,折合每股EPS0.278元,符合我们预期。公司收入和盈利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2.正面:中药材贸易增长强劲、饮片产能释放增添新动力。得益于中药材贸易和食品及新开河产品销售增加,公司主营业务同比维持高速增长。今明两年,康美北京、饮片三期和阆中饮片加工基地的产能释放将打开饮片产能瓶颈,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增添新动力。中医药一体化龙头。公司稳步推进中药一体化战略,报告期间,收购安国中药材市场,亳州中药材市场奠基,勾画中药材交易市场整合蓝图。未来,上游整合药材资源;中游推进饮片布局,整合中药材贸易基地;下游借道零售药店、中医院和药食同源保健食品,涉足消费终端,逐步实现中医药和医疗服务的产业链一体化整合。
3.负面:由于广告投入和规模扩张导致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提升。未来费用率控制值得关注。
4.发展趋势:近期中药饮片和中药材贸易为利润的主要贡献点,长期中药材交易市场和中医院管理迎来新的高速成长。在政府支持下,公司正逐步整合前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规范药材交易、提供一体化增值服务,从而打开长期腾飞空间。
新华医疗:政策利好带动业绩增长
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孙亮
评级:审慎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公司2010年、2011年EPS分别为0.42和0.59
主要观点:
1.2010年3季度业绩好于预期:2010年前3季度公司取得收入8.80亿元,同比增长40%;取得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47%,折合每股EPS0.32元,好于我们预期。
2.正面:政策利好带动业绩增长。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和新版GMP认证推广带动公司医院感控和灌装灭菌设备的快速增长。公司拥有消毒供应中心资质,且是目前唯一一家能提供所有消毒供应中心所需设备的厂家。同时新版GMP认证的推行,带动制药企业消毒灭菌,尤其是灌装灭菌设备的需求。预计2009-2012年公司医院感控和灌装灭菌设备分别实现25%和25%的年复合增长。主动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新华医疗针对基础医疗市场,研发低成本新型灭菌器,从而主动推动灭菌设备升级换代。未来新华医疗有望占据1/3的基础医疗市场份额。
3.负面:公司所在行业竞争激烈。若无法实现多元法,将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
4.发展趋势:近期,政策利好带动销售增长;长期看多元化战略布局。公司目前有意扩大医疗器械业务品类,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措施还有待观察。
国药股份:投资收益推动业绩快速提升
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孙亮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维持2010、2011年的经营业绩预期为0.63和0.84元
主要观点:
1.2010年3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010年1-9月份公司取得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3.4%,前三季度取得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41%,折合每股EPS0.56元,符合预期。
2.正面:主营业务恢复上升。医院纯销业务同比增长15%,商业批发业务同比增长16%,精神麻醉类药物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中期均提升2-3个百分点,显示业务处于逐步恢复过程中。投资收益助推业绩。报告期实现投资收益6403万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减持联环药业获取收益2000万元左右,参股的青海制药和宜昌人福贡献收益也大幅提高。
3.负面:应收款项和存货余额持续上升,运营效率降低。报告期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和存货余额持续上升,已超过09年全年水平,周转天数也有所增加,反应公司运营效率有所降低。预计招标结束有望改善。
4.发展趋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经营出现波动,中期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8月份开始公司业务开始步入恢复上升通道。伴随着北京地区招标采购结束,预期公司经营将会进一步提升。
英特集团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机构:广发证券
研究员:李平祝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预测10-12年,公司分别实现EPS0.20元、0.27和0.36元。
主要观点:
1.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营业利润8113万元,同比增长3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65万元,同比增长46.6%;实现EPS0.14元。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26.6%,环比增长0.9%;实现营业利润2522万元,同比增长40%,环比降低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81万元,同比增长55%,环比降低27%;实现EPS0.04元。
2.三季度经营业绩符合预期。
3.从近几年数据看,第三季度是公司的传统淡季,单季净利及毛利率在全年最低,因此环比数据意义不大。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同步增长27.5%;毛利率为5.24%,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了0.56个百分点,至3.48%;净利率1.08%,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预计公司第四季度业绩将会大幅好于第三季度。
信立泰:业绩符合预期,维持高速增长
机构:国泰君安
研究员:易镜明
评级:谨慎增持
盈利预计:预计2010、2011年EPS1.56、2.11元
主要观点:
1.三季报符合预期:主营收入、营业利润分别为9.66、2.98亿元,分别同比上升77.3%、86.9%,净利润2.53亿元,同比增长83.2%,符合市场预期;EPS1.12元,ROE15.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2元。公司预计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0%-70%,对应EPS1.33-1.61元。
2.业绩大幅增长原因:1、泰嘉销量取得高速增长,同比增长50%以上;2、募集资金项目盐酸头孢吡肟、头孢西丁钠产业化项目建成,头孢类原料药产能在10年进一步释放。3、09年下半年头孢原料药投产,业绩基数较高,因而10年3季度增速有所放缓,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2%,净利润同比增长55%。我们预计4季度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3.毛利率稳中有升,费用率控制较好:毛利率44.7%,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三季度毛利水平与二季度持平;期间费用率23.9%,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其中研发投入和销售规模的增长使得管理费用率有所提高。
4.泰嘉有望保持高速增长:1、需求旺盛:我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作为主要术后用药,泰嘉的需求市场得到保证;2、竞争压力降低:虽然产品专利到期,但我们预计多个企业仿制产品获批可能性较小,进入市场尚需一段时间。
5.产品梯队构成盈利新增点:1、抗凝药比伐卢定预计2010年底上市,与泰嘉形成系列化优势,借助现有销售队伍实现快速增长;2、国家一类新药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有望2010年底进入III期临床,预计2011年上市;3、心血管支架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未来不断有新药上市.
科伦药业2010年三季报点评:在产业升级和全国布局中迅速扩张
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洪露
评级:增持A
盈利预计:上调对公司2010和2011年EPS预测至2.83元和3.98元
主要观点:
1.公司主业持续快速增长,综合毛利率提高。2010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8亿元,同比增长21.3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4.52亿元,同比增长57.30%,实现EPS2.19元。公司在软塑包装产品快速增长和行业整合推动下迅速增长。19月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40%,同比增加1.68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高毛利率的软塑包装大容量注射剂产品销售占比提高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募集资金到位后财务费用下降。
2.大输液产业升级加速,公司软塑包装产品增长迅速。大输液行业产业升级加速,公司今年扩大了塑瓶包装和直立式软袋包装产品的生产能力,预计公司全年软塑包装产品的销量将实现60%的增长,是公司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软塑包装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公司整体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将持续提高。
3.收购安阳大洲药业,迈出布局全国战略又一步。8月,公司使用自有资金4,050万元受让了安阳大洲药业首次缴纳的3,000万元出资额中的2,700万元,公司持有安阳大洲实收资本90%的份额,大洲药业于8月20日更名为河南科伦药业。收购大洲药业是公司布局全国战略的又一步,该公司主营大输液,尼莫地平化学原料药,以及地西泮制剂等品种,拥有大容量注射剂33个品规,小容量注射剂38个品规,片剂50个品规,液体制剂10个品规等共150个品规。公司看中大洲药业的正是其丰富的产品品规,以及在河南地区的战略布局地位。公司未来将继续收购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的大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同时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公司物流费用,公司将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并购,完善公司的区域布局。
华东医药:3季度业绩略低预期,4季度将明显回升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李龙俊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2010-2012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782元、1.004元和1.269元
主要观点:
1.非持续性损益影响3季度业绩:公司3季度实现每股收益0.18元,较去年同期仅增长1.31%;由于母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增长47.98%,公司采取保守的财务政策大幅增加了坏账准备;同时,由于集中计入研发费用,导致3季度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30%;我们估计,这两部分影响公司2000余万的利润。
2.预计4季度利润回升,全年业绩仍有保障:年底将是公司的集中催款期,届时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将有望明显下降,坏账准备也会减少;同时,管理费用也将有所控制;因此,我们预计4季度公司利润将会回升明显,我们仍然坚持全年0.78元的EPS预测。
3.肿瘤新药值得期待:集团来曲唑和阿那曲唑的批文正待审批中,预计今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将获得生产批文,来曲唑和阿那曲唑是治疗乳腺癌的主导产品;我们认为,依托公司优秀的营销平台,这两个产品将有望成为公司的潜力大品种。
4.器官免疫移植市场逐步改善中:据医药经济报报道,器官捐献体系试点工作推进顺利,部分试点城市器官捐献数量增长明显;我们认为,目前器官移植的供体缺口数量非常大,国内的器官捐献比例非常低,随着红十字会主导的器官捐献体系进一步完善,器官移植市场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华东医药:工商业增长趋势长期向好,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机构:中投证券
研究员:周锐
评级:强烈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华东医药2010-2012年EPS为0.78、0.98和1.23元
主要观点:
1.增长符合预期,费用率上升对利润影响较大。公司2010年7-9月营业收入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环比增长6%。增长符合预期,但费用率上升对利润影响较大。我们预计4季度将会好转。
2.医药制造业务增长符合预期。3季度医药制造收入稳定增长,百令胶囊表现突出,他克莫司推广较为顺利。我们预计,全年来看,赛斯平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产品中泮力苏、赛可平增长有望20%以上增长,阿卡波糖增速约为15-20%,百令胶囊增速加快,全年应能达到25%,他克莫司全年有望实现3500万以上销售额。
3.医药商业业务稳定增长。商业毛利率保持稳定,我们预计全年增速应达到25%。
4.地产业务不再贡献利润。地产子公司杨岐地产已经转让给远大集团,不再合并报表,本期公司利润完全来自医药主业。
5.长期来看,公司将受益于器官移植用药市场恢复增长。各地捐献试点和脑死亡纳入捐献范畴等政策现加速推进迹象,将有效提高供体数量,促进移植用药市场的发展。华东医药目前具有国内最全的器官移植用药梯队,从环孢素到吗替麦考酚酯、西罗莫司和他克莫司,在器官移植用药领域的地位无人能够替代,未来将受益于市场恢复增长。
人福医药:以麻醉药为核心,多元化发展支撑未来高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机构:申银万国
研究员:罗鶄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维持2010-2011年0.49、0.65、0.85元盈利预测
主要观点:
1.1-3Q主业净利润增长145%。2010年1-3Q公司实现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滑2.1%,每股收益0.34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速达到145%,主业净利润增速符合我们三季度前瞻的预期。三季度实现收入5.20亿,同比增长51.1%,净利润5492万元,同比下降55.5%。三季度净利润下滑的原因:1)投资收益同比减少73.7%。主要是2009年同期处置子公司中国联合生物技术公司和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公司股权所致。2)出售华夏学院的投资收益没有在三季报中确认。预计该4000万元投资收益会在年报中确认,贡献全年每股业绩0.085元。
2.麻醉药及计生药持续高增长。1)1-3Q麻醉药增速达到40%以上。受益于麻醉药物高管制高门槛及行业自身高增速(手术麻醉用药增速为30%),前三季度麻醉药保持高速增长。2)1-3Q计生药增长达到30%以上。
3.期间费用控制良好,经营性现金流受应收影响为负。1-3Q期间费用率为31.37%,同比大幅下降11.61个百分点,控制良好。而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较差,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07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多而导致。
4.以麻醉药为核心,多元化发展支撑未来持续高增长。1)麻醉药未来二年增速达到30%以上:产品结构升级换代(高毛利的舒、瑞芬太尼代替芬太尼)、产品梯队日益丰富(新药镇痛药纳布啡、麻醉药阿芬太尼2011年上市)。2)计生药新产品为增长助力:米非司酮的新适应症及新的长效避孕药制剂正在申报中。3)制剂出口推进中:公司出口制剂基地建设中,并有多款产品在申报美国ANDA文号,主要涉及心血管、精神病、麻醉药等领域,制剂出口将成为未来新增长点。
康美药业:贸易业务增长加快,中药材存货开始减少,维持增持评级。
机构:申银万国
研究员:娄圣睿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维持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0.46元、0.62元、0.81元
主要观点:
1.中药材涨价推动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47%: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47%,每股收益0.28元,超过我们0.27元的预期。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61%,每股收益0.10元。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中药材涨价导致中药材贸易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大幅提高。
2.中药饮片平稳增长,中药材贸易增长加快:分业务来看,我们预计前三季度中药饮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5%,延续了上半年的缓慢增长态势,主要是产能达到瓶颈,新建产能预计明年开始逐步投产。受益于中药材价格上涨,我们预计前三季度公司中药材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其中三季度单季收入增长接近100%,毛利率维持在上半年较高的水平。
3.三季度存货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明显好转: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6%,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主要是中药材涨价导致贸易业务毛利率提高。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提高1.76和1个百分点,主要是收购来的子公司并表,导致费用相应增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9天,存货周转天数235天,均属正常。三季度单季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16元,较上半年大幅好转,主要是公司储备的中药材涨价后实现销售,销售回款增加,三季度单季存货较减少9074万元。
千金药业:下调盈利预测,2011年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机构:申银万国
研究员:娄圣睿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下调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至0.43元、0.56元、0.71元
主要观点:
1.业绩低于我们预期:201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净利润8019万元,同比下降12%,每股收益0.26元,低于我们0.30元的预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0.20元,同比下降33%。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4%,实现净利润2083万元,同比下降35%,每股收益0.07元。三季度净利润低于预期,主要是公司营销改革减少了发货。
2.千金片收入下降15%:分业务来看,中药工业收入约3.8亿元,同比下降8%,子公司湘江药业收入同比增长50%。分产品来看,千金片收入同比下滑15%,主要是①基本药物受各省地方政策影响,推动不畅,没有实现较好收入;②公司正在进行营销改革,减少了发货。千金胶囊收入同比增长约15%,补血益母颗粒收入同比增长约25%。
3.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好转: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高4.34个百分点,主要是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3.4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7天,存货周转天数114天,均属正常。前三季度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07元,低于0.26元的每股收益,但第三季度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0.08元,较上半年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