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Ubuntu两手政策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 陆首群
作者(中)与Ubuntu创始人Mark Shuttleworth(右)、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左)合影
Ubuntu是基于Debian发展起来的优秀的Linux发行版,是执行LGPL协议、表现卓越的自由与开放源代码软件。多年来Ubuntu一直坐在Linux桌面操作系统的头把交椅上,但Ubuntu服务器尚未受到如此广泛欢迎,不过今年10月10日公布的服务器新版本Ubuntu10.10,试图从云计算上寻找突破口。
在本文中我们想讨论的问题是:发展Ubuntu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扩大Ubuntu的自由传播,弘扬共享精神?还是为了促进Ubuntu的产业化,发展软件经济?或者这两者兼而有之。
这样,我们就要讨论Ubuntu的发行方式如何?Ubuntu能否发展成规模产业?
如要形成产业,它势必要具有商业模式(如果把小小的自启动U盘作为Ubuntu产业化的主要商业模式,那是开玩笑)。
Ubuntu在什么条件下能形成商业模式?其商业模式又是什么?
带着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与Ubuntu、Canonical的专家们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一般由Ubuntu社区开发和发行的主要版本有两种:(1)普通版或标准版,每半年发布一次,(2)长期支持版(LTS),每两年发布一次(即在每双数年的4月份发布,已发布的版本有6.06LTS,8.04LTS,10.04LTS)。当发布LTS版本时,届时普通版将停发一次。
这两种版本也可统称社区发行版或简称社区版,均可从网上自由免费下载,Ubuntu、Canonical为这两种版本提供缺陷补丁服务(BugFix,Patch)、在线升级服务,桌面普通版的支持服务周期为18个月(1年半),服务器为36个月(3年);LTS版桌面支持服务周期为3年,服务器为5年;对于这种服务,由Ubuntu社区的Canonical的雇员向用户提供免费的在线服务,我们把这种类型的服务叫免费的基本服务。从网上下载Ubuntu社区版的一般用户为个体用户,也有企业用户。LTS版比普通版,将更加完善、稳定、更符合企业用户的需要。
某类用户(主要是企业用户或团体用户)不满足Ubuntu社区版提供的使用情况,他们不管是通过OEM方式选用Ubuntu,或直接选用Ubuntu,这类用户要求Ubuntu的发行商Canonical在社区版基础上对Ubuntu性能进行增强、改进和完善,如进行质量认证、按用户需求定制、实行产品优化(包括配置、整合、适配)等工作,这也是这类用户要求Canonical提供的一种服务(这是在上述基本服务之外扩大的服务),这种服务将会创造新的价值,将是有偿的,用户是要付费的。我们把这种类型的服务叫付费的附加服务。这就是一种“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或被Canonical称为一种盈利模式)。据Canonical专家谈,通过服务来收费在国外也存在一定难度(在国内更是如此);我对Ubuntu、Canonical专家说,如果将Ubuntu操作系统软件与PC硬件(通过OEM方式),或与运营、广告(这些都是具有刚性收入的项目)捆绑在一起收取提成,这样收费的商业模式似乎会更好。
Canonical提供的服务,将根据用户的需求包括技术咨询、定制开发和培训等服务内容。在付费的附加服务项目中,还可扩大服务内容,如今年上海有一家连锁卖场,不仅简单要求把Ubuntu安装在计算机上,还要求对整个IT环境进行大规模集成部署,包括提供客户身份认证等,Canonical承接了这项工程的咨询、服务,当然要向用户收费。
Ubuntu预装的第三方软件一般应是自由开源软件,符合LGPL协议,不收费;但按用户需要安的装商业软件,不符合LGPL协议,有些是要收费的,有些是不收费的;有些将提示给用户自己安装,如在Ubuntu10.10普通版中首次提示用户可购买Fluendo
DVD Player,这是需付费的私有软件。
在讨论雨林木风是否侵权时,Ubuntu/Canonical的专家认为,只要不涉及Ubuntu的商标(LOGO),就不存在侵权问题,反之还要持欢迎的态度,因为这样有利于扩大Ubuntu的影响。
归纳起来,由Ubuntu社区向个体用户和其他用户提供永久免费的、在线的Ubuntu操作系统软件,以及受Canonical公司支持而提供的免费的、默认的基本服务,将有力推动自由开源软件Ubuntu的自由传播,并扩大了Ubuntu的影响;由Canonical公司向企业用户提供基于Ubuntu操作系统的认证、定制、优化软件,以及由Canonical公司支持提供的收费的附加服务,将有力支持Ubuntu产业化的发展。Ubuntu社区和Canonical公司就是这样采取“两手政策”推动Ubuntu的发展,扩大Ubuntu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