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国耻 振兴中华 魂系山河 气壮山河——纪念火烧圆明园150周年


今天是火烧圆明园150周年纪念。1860年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一齐付之一炬。

 

以下是我通过十年构思,两年创作的,高2.8米、长65米的中国画长卷《魂系山河》,该作品以鸦片战争为题,表现“毋忘国耻”的警世之意。全卷由“屈辱的条约”、“将士殉国记”、“销烟气如虹”、“慷慨赋同仇”、“三元里怒潮”、“圆明园沉思”六个具体主题组成,分别对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关天培等爱国将士为抗击英军壮烈殉国、虎门销烟行动、林则徐等爱国志士的抗争与思考、三元里民众对侵略者的武装反抗、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毁等重大事件作了描述,表现出“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的基本主题。

第一部分:屈辱的条约

第二部分:将士殉国记

第三部分:销烟气如虹虎门销烟再现历史场面,勇士们硕大厚实的脊背和层层叠叠的人群象征着凝聚的御敌斗志和挺直的民族脊梁。1997年参展“魂系山河——庆香港回归祖国李延声画展”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展出。

第四部分:慷慨赋同仇林则徐、邓廷祯、魏源、严复、龚自珍、黄爵滋、王鼎、张维屏和郑观应等九位爱过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各个峭骨凌风,雕塑般的厚重感和力度美再现中华之魂。1997年参展举办的“魂系山河——庆香港回归祖国李延声画展”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展出。参加文化部“迎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获银奖。

第五部分:三元里怒潮


第六部分:圆明园沉思

 

根据史料: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英国侵略者头目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

 

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做出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火烧圆明园这场浩劫,正如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有评论说:一代名园圆明园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