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所论楼市“拐点”概念错误
|
编辑制作完《强国新周刊》第17期之后,除了做志愿者的这份愉悦之外,却涌现出一片茫然和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期的话题是:“房价会下跌吗?”话题收集了温家宝总理关注房价的报道,还有许多网友的原创帖文。照例,我会把一些媒体的文章推荐给网友。这些文章有《北京青年报》的文章:《2008不会成为楼市拐点》、《经济参考报》的文章:《中国楼市出现“拐点”了吗? 》、《上海证券报》的文章:《流动性过剩局面可能已接近拐点》,毋庸置疑这些文章写得确实很精彩,但是关于“拐点”的说法让我感到有些疑惑。这些记者,房地产、金融界的大亨都在喋喋不休的谈论楼市的“拐点”,这种言论已经引起连锁反应,一些网友提出:《房价下跌已成定局》,《强国论坛》的《辩论大厅》都提出了:《楼市雪崩即将来临?》显然这些话题与上述文章的观点相差甚远,反过来我就在想这些媒体文章说的“拐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拐点”是一个数学概念,通俗的说是描述连续函数向上凹和向下凹转变的分界点。翻开樊映川《高等数学讲义》第315页,关于拐点的定义是:“设函数f(x)在区间(a,b)内各点处具有导数或其导数为无穷大,则称曲线y=f(x)上的向上凹与向下凹部分的分界点为这曲线的拐点。”
![]() 这个函数在区间(-π/2,π/2)是一个增函数,在(-π/2,0)区间的导数是从0上升到1。是不断递增的,这段函数就是向上凹;在(0,π/2)区间的导数是从1下降到0。是不断递减的,这段函数就是向下凹。圆点0,是向上凹和向下凹的分界点,因此x=0是这个正弦函数的一个拐点。
把这个概念运用到房价的变化上来,设定房价的变动是连续函数,房价每个月的增幅(或者递减),就是这一点的变化率,数学上市函数的一阶导数。如果从1到n个月之间,房价涨幅是连续上升的,那么这1到n月中房价的函数是一个向上凹的函数,到了n+1月之后房价上升的幅度连续变缓,这时候的函数是一个向下凹的函数,n和n+1之间就出现了拐点。
实际上这些年来房价上涨的速度时高时低,总的趋势是一直在上涨,涨幅连续上升时是一个向上凹的函数,出现涨幅变缓就出现拐点。或者涨幅变缓又转而增大时也出现拐点,拐点的数学意义是描述房价涨幅由递增到递减。或者涨幅由递减到递增的交界点。这些年房价虽然是持续上涨,但涨幅是一直在波动的,因此实际上已经出现过许多个拐点。
文章开头列举的一些文章中,这些媒体论述的拐点就不是这个意思了,而是房价回落的意思。如果函数f(x)是一个向下凹的函数,它的一次导数为0时就出现了极大值,之后函数值下降。显然这些媒体的文章是把函数的拐点和函数极值问题混为一谈,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
笔者在前几天也曾被这个错误概念迷惑,因此自己的文章中也出现类似错误,在这次编辑中发现了这个错误,觉得非常有必要提出来讨论。我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有两篇博客也在谈论这个问题,可见懂得数学的人还是知道这个错误的。
笔者认为媒体表达房价变化趋势要通俗化,就直接用“房价价格下降”,就用“房价涨幅变缓”、“房价涨幅变陡”,老百姓一听就明白,偏偏要用专用数学名词,而立论者对这些数学概念似懂非懂,以讹传讹,让人贻笑大方。
我不是专业经济分析师,也并非专业数学,对这点数学概念还是明白的,但是让人吃惊的是难道有这么多专业记者,经济师,业界的经理人就不懂这个概念?这说明我们今天社会的一种浮躁,谬误的概念也能忽悠人,这种现象也真让人啼笑皆非。
2007-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