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低钠盐
钠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但是,摄入过多也容易造成高血压等疾病。一些研究显示,高盐饮食与某些癌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据权威机构推荐,人体每天的钠摄入量低于2.3克,大致相当于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而且,这个2.3克其实还应包括饮食中其他来源的钠,比如酱油,味精,咸菜等。然而,中国人的口味普遍偏重,平均摄入量达到了13克,一些老年人由于味蕾传导效应变低,食盐摄入量更高。因此,降低食盐摄入量是中国社会“健康用盐”的当务之急。为了遏制因“高盐”带来的健康隐患,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实施“食盐安全健康换代工程”,大力推广低钠盐。盐不就是氯化钠吗?低钠盐是什么盐啊?在普通碘盐中,氯化钠的纯度高达95%,而低钠盐中含有25%的氯化钾和10%的硫酸镁,从而把氯化钠的含量降低到65%。
推广中的问题
显然,如果在烹饪中用低钠盐代替同样重量的普通盐,那么降低钠的摄入量是明显的,但是,我们需要的咸味是有钠来产生。钾与钠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资料认为氯化钾也能产生一定的咸味,但咸味不如氯化钠,因而相同重量的低钠盐产生的咸味不如普通盐。买了一袋低钠盐回家。然而烹饪时却发现,低钠盐比普通盐口味淡多了。“平时炒菜只要加一勺盐就可以了,但低钠盐必须加两勺才行,不然太淡了什么味道也没有。”这样通过加大低钠盐的用量来获得同样的咸味,那么低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另外也许你到粮油店买盐的时候你会发现:普通碘盐只要1.1元/包,强化铁、强化钙等“营养盐”也只要1.8元/包,低钠盐却喊价2.5元/包,身价不菲。食盐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我们每天都需要食用,低钠盐的价格比普通盐高了不少。勤俭节约的老百姓是否能接受呢?所以说,上上之策还是应当大力推广“低盐”观念,培养人们健康饮食习惯,让“低钠”融入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低钠。
为你支招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控制食盐量呢?下面推荐几种方法。
1每月一天“戒盐日”
专家建议,每月定一天为“法定戒盐日”。每个月的这一天里,我们拒绝一切盐分,让自己的口味在这一天里淡下来,让味蕾得到休息。你会发现,换换口味,品尝一杯素羹的感觉同样很不错。
2拟定一份新菜单
把危险的高盐食品列入黑名单,尽量少食或不食。这些食物包括:鱼、肉的腌制品及罐头食品、薯片、火锅底料、小料以及各种方便食品等等。偶尔解解馋可以,长期食用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冒险。
3改变烹饪方式
烹调时,不使盐渗入食物中,而将细盐末、酱油等撒在食物表面,使舌上味蕾受到较强刺激,既能唤起食欲,又能减少盐的摄入量,一餐数菜时,可将盐集中在一种菜上:充分利用醋、糖、苦瓜、辣椒等自然调味食材,调剂口感,以减少对盐的依赖。
4制作一个小盐勺
按照每日所需的盐量画出标志,每天烹饪时合理分配。只需要称量一次,以后就会基本有数了。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已经给居民下发了限量2克的小盐勺,更为精确,也体现了政府对老百姓健康的重视,非常值得肯定。
5选择低钠盐
低钠盐里只含有65%的氯化钠,低钠盐里还有钾元素,在减少钠的摄取量的同时也摄入了钾。钾非但没有升高血压的效果,反而有降血压、保护血管壁的功能,非常适合高血压及老年人食用,但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千万不要用,以防高血钾的发生。
低钠盐真能降低钠的摄入量吗?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