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登上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通胀加速的关头,回味总理近期一直主张的中国民主政治改革,可以看到一个信号,民生问题已经不能停留在口头,其中就包括住房问题。只不过,正如国际媒体所评论的那样,总理的民主政治主张在中国受到各种议论,其声音显得有些单薄,中国的民主之路还漫长着,楼市获救的希望异常渺茫。
温总理今年8月考察深圳时讲话提到的:“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对《时代》周刊的专访中,温家宝再次阐释了自己的观点: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幸福、尊严、安全、有保障、公平、正义”,这一切都是西方民主政治曾一度推崇并沿用的信念。中国的总理能有这样的强音,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也是总理给本届任期的一个重要答卷。
在还未发表的《时代》周刊已被透露的总理专访文章中,媒体提到,温家宝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也看到中国经济发展缺乏平衡、协调和稳定。“缺乏平衡、协调和稳定”这不正是缩影到中国房地产的最好描述了。
民主政治涉及到公平原则,即让社会中最弱势人群享受到最大利益才有可能让最强势的人群获得最大的利益,并且回馈社会。这种公平原则是搭建在人天生有差异之分的基础之上的,也搭建在上海北京和兰州、昆明这样的城市是具备先天差异的基础上的。人们没有机会选择先天的差异,并承受先天差异带来的后果--地域发展不平衡、贫富不均等。于是,就需要政治民主的推动力来实现。这一期的《时代》周刊是一个信号,是不是重将人们拽回到德先生(democracy )和赛先生(science)的激辩和思考中去呢?
“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总理的话应该在中国,绕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