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损失10亿堵6小时:汽车中国怎么啦?


每天损失10亿堵6小时:汽车中国怎么啦?

      ——在汽车中国的滚滚车轮下,我们究竟还要损失多少?

      因为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在日前召开的“和谐城市与支撑系统”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爆出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10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是每天就损失这么多,实在是令人惊讶和害怕。联想起今天早晨看到的一则这样短信——预测首都城区还将陷入拥堵,提醒诸位若不想误事,最好6点就出门!——惊恐!

7500“万两”的“瞎想”与每天拥堵6小时的残酷堵车现实

      “20XX年,中国年产销汽车将达7500万辆!”——前不久,某位被我们认为是“技穷”的前诺贝尔奖获得者抛出了如此惊人的论断,而当前最乐观的估计是今年的年产销能超过1500万辆,也就是说,某年后一年的产销将达现在的5倍!——在1500万辆年产能的情况下,15城拥堵已经达10亿,即便不是以几何级而仅以算术级来计算,每天的损失也将达70亿,这还不算随之带来的无可估量的间接损失和其他影响。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在号称“首堵”的北京,某中关村白领从家上班到单位再下班回家每天需要耗费6小时在路上!一天也就24小时,工作时间就算8小时,堵车就6小时,二者几乎相当,干脆在公交车上办公算了?!回想2001年12月7日,区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雪就让北京全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而当时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不过100来万辆,现在其全市机动车的数量却翻了四倍还多,可同期城市道路面积增长了还不到一倍,如果再来场同样的突然小雪,后果会怎么样?

      再来看看牛文元的10亿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研究中国百万人以上的50座主要城市,这些城市的居民平均单行上班时间要花39分钟。”牛文元算了算,按照人口来算,中国15座城市居民每天上班单行比欧洲多消耗288亿分钟,折合4.8亿小时,“上海每小时创造财富2亿元,据此算,15个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这样的估算,看似不太科学,但事实却很可能与之相差不大了,再扩大到整个中国,想想?现在全国的保有量已达2亿多,很明显,残酷的现实,已经摆在眼前了。

      显然,我们很容易将上面那位诺奖获得者的说法看做是不单纯的异想天开,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说别有用心!毕竟路只有那么多,总不可能整个中国的土地都用来修路吧?真像这位老兄所预期的发展下去,汽车中国势必到不了那位老兄所说的20xx年就必然将难以挪动一步车轮!当然,若干年后,他在不在还难说,如果没有达到那么多辆,那位老外话说了也就说了,像空气一样放出去就罢了,咱又能怎么的?但很明显,咱可不能真照他说的这么做。

多管齐下,健康和谐发展城市交通才是正理

      那么,怎么控制?怎么解决交通拥堵?尾号限行,区间限制,单行线,巨额停车费……一系列以“限”为方式的控制措施是我们最容易想到,也是最容易推行的;但是,交通拥堵如同水流塞川,宜“疏”不宜“阻”,光靠“限制”是不成的,往往是一开始有效,然后越来越没用,直至几乎毫无作用。而要疏导,这工作就大了,交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仅靠现在的交管部门一家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交通管理部门只是负责路面、交通秩序方面的一些管理工作,而从交通规划,设施的规划,城市发展方向等多方面是需要靠很多政府部门协作完成的。另外还要加大投资,比如要搞智能交通的话,其投入就不是小数目了。

      城市多样化交通中,还要注意不同出行方式之间的关联性和换乘的便捷性——“比如下了轻轨,能马上骑上自行车,或乘上公交车,这样才能缩短出行时间。”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可持续发展部部长约翰鲁姆如是说。

授权状态:本文已经授权搜狐网独家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