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我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我们的祖辈通常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祖敬神等仪式活动,祈求保佑和降福。腊八粥的来历版本很多。其中与朱元璋有关的传说比较有趣:在当皇帝之前,他穷困潦倒,被财主关在柴房里饿得够呛,偶然发现老鼠的一个粮仓,用老鼠收藏的干果谷米制成一锅可口的粥。当上皇帝之后,他想念这种粥的味道,让御厨效法煮之,味道非常溢美,那天恰好是腊月八日,于是当天吃腊八饭的习俗就广传于天下了。
到明清时期,上自朝廷,下至百姓,寺庙僧侣等全国都要熬制腊八粥。由于地域差异,腊八粥也出现了多种风味,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1.八宝粥
山西、河南地区吃腊八粥,一般用小豆、红豆、绿豆、小枣、花生、江米、红薯、豇豆、柿饼等合水煮,加红糖,又叫甜饭。腊月初五,将红豆、花生、绿豆等硬质食物用水泡上两天,腊月初七的晚上用文火熬制到第二天食用。
2.杂面粥
陕西人熬粥除了用多种色彩的米和豆质外,还要加入各种干果、豆腐、萝卜、肉、调味品等混合。如果正午食用,在粥里加入面条,也叫杂合粥,口味一般以咸味主。“五味”主要以豆、米、花生、白果、糯米煮成,以甜味为主。前面说的“八味”粥就以咸为主。
3.素腊八
甘肃人做腊八粥除了用传统的五谷、蔬菜,当然少不了甘甜的葡萄干、瓜干,还有核桃仁、青红丝等。除了自己吃外,他们用腊八粥祭神,分给邻里,还用来喂家畜。
4.孔府粥
山东地区有“孔府食制”的习俗,一种是用薏米、桂圆、莲子、百合、栗子、大枣、粳米熬制而成,味甜,这供孔府大小主人食用;另一种由米、肉、白菜、豆腐煮成的粥供当差人食用,味咸。
5.麦仁饭
青海人过腊八吃的不是腊八粥,而是仁饭。用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姜、花椒、草果、苗香等作料,熬制一晚,次日清晨即可食用,据说风味奇香。
6.果仁粥
在浙江、江苏一代,人们煮腊八粥喜欢放入果仁蔬菜一类,如胡桃仁、松子仁、杏仁、荸荠、栗子、芡实、莲子、桂圆、荔枝肉等,保证粥的香甜味美,祈求新一年的顺利和甜蜜生活。
7.腊肉粥
四川人有过年做香肠腊肉的习俗,于是腊肉粥也成为有四川特色的腊八风味。不过如今四川在自家做腊肉饭的城市人不多见了,只有农村沿袭了做腊肉粥的习俗:用黄豆、花生、腊肉丁、萝卜丁、调味料等熬制数小时,熬制过程便能闻到味道的鲜香。
8.北京腊八粥
据清时《燕京岁时记》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